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解释很给力!
(2011-07-14 16:18:35)
标签:
京沪高铁南京南站漏水地基下沉解释给力房产 |
分类: 新闻随笔 |
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解释很给力!
文/陈涛
据红网7月14日报道,近日连日暴雨,刚刚竣工的京沪高铁五大枢纽站之一——南京南站个别地面出现沉降,给旅客带来不便。记者采访时发现,车站确实有部分下沉的区域,积水超过了人的脚踝处。而站顶出现多处水渍,很多地方由于滴水过多,工作人员在其下方放置了塑料桶,尽量把漏水集中起来。开通仅十余天为什么就出现屋顶漏雨的现象,南京南站指挥部副指挥长包文琪表示,由于南京南站屋顶面积达到10.5万平方米,全部由钢结构和玻璃构成,并非一般屋顶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所以有一定的漏水点是必然的。“南京南站部分地基下沉为设计方案中的特别工艺,”包文琪解释道,由于沉降点周边有4个化粪池,地下埋有各种管线,施工时就不能人为地增加压力。必须靠自然沉降才能最终稳固。除了漏水的问题,南京南站北广场数千平方米的地砖前不久被全部敲碎重新施工。相关建设单位表示,因京沪高铁要赶在“七一”前通车,原先铺设的地砖为“临时设施”,如今砸掉重做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
“南京南站部分地基下沉为设计方案中的特别工艺,”好一个合理的解释!好一个经典的解释!好一个给力的解释!
长了这么大年纪了,我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有“科学依据”、有特别“创意”、有“说服力”的官方解释!
是啊,我就在这样了,你老百姓还要问什么理由?我说就是“特别工艺”又怎么了?反正你又不懂建设科学,你又不清楚工程情况,还能提出什么不同意见不成?
且慢,我是不懂铁路建设规范,不懂铁路车站建设规范,但是我懂工程建设方面的规范,在我有限的工程建设知识里怎么就没有听说过“有一定的漏水点是必然的”的规定呢?怎么就没有听说过“地基下沉为设计方案中的特别工艺”的设计规定呢?如果铁路系统确有这样“科学”的规范和规定,我倒要具体看一看、学一学了!要是铁路系统确有这样 “给力” 的规范和规定,我倒觉得要在全国的工程建设领域推广和应用了!要是铁路系统确有这样“信服”的理由和说辞,我倒觉得要全国各地方政府的领导来学习学习了,因为每次建设工程有问题受到媒体追问时,有的地方政府经常显得无话可说了。
如果说“漏水”和“地基下沉”是应该的和“必然的”的话,那么今后我们国的工程建设完全可以取消要求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承建这一规定了,由几个农民就可以做起来了,因为反正会出问题的,还费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说实在话,我觉得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解释比早几天云南最“短命”公路坍塌的解释更有“创意”更“给力”: 云南省国土和交通部门派出的专家组只能怪“老天”, 将其归于“强降雨引发的自然灾害”;而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什么都不用怪,这就是科学道理!
好一个有说服力的政府啊!
有时我想:要是全国各行业的工程建设都推广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经验”,都统一按照如此“科学”“规范”的解释来应付各界的追问,不就“天下太平”了吗?那还要各级政府费人费力建立发言人制度做什么呢?
201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