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人是一棵树
知识是树叶,
能力是树枝,
素质是树干,
品德是树根。
知识多,树叶多,树木才能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才能更快地生长。
知识是“知道”,能力是“做到”,知道的不见得能够做到。知识可以在书本上获得,能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学生在学校获得很多知识,但不要把自己的知识就当成自己的能力。能力往往低于知识、少于知识。而如果能力不行,知识也难以发挥作用。一个人要侧重培养自己的能力。
素质是树干,树干是支撑,树干不够粗实,树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长了,而且会出现两个问题:水分、营养不能通过树干及时地输送给树枝和树叶,它们会萎缩。或者枝叶因外界的好一时的条件而过分茂密,树帽过大,但风一吹,就把树吹折了。不注意素质的提高就没有持续的发展,就不能抵御风险。
树根虽然常常埋在地下,但它决定着树干、树枝、树叶的状况。根系发达,树木繁茂;根系不发达,也可能靠一时的雨水丰沛而长大起来,但一遇干旱,树木越大就蔫得越快,甚至越容易死掉。人们为什么佩服高山上的青松?因为它的根系能够顽强地在几乎没有土壤和水分的石头上无孔不入地吸取营养,顽强伸展的根系支撑着千姿百态的树木。所以,人们说,做小事可以靠才,做大事则必须靠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