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三则:好人的误区     回应网友一则

(2009-01-20 10:42:30)
标签:

杂谈

 

随感三则(3)好人的误区

 

一则

好人的误区是“有恃无恐”。

所恃者何也?好心也。因为觉得自己的好心,所以往往做事说话就不注意方式方法。

但好心在你肚子里,人家看不见,而坏的方式方法人家首先感觉到了。

所以,好心往往不得好报。但好人又以自己的好心为借口,拒不研究改进自己的方式方法。

 

一则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好人记住了这句话,而不懂得这只是片面的真理。常常说话不讲方式方法,甚至认为话说得越臭越能够解决问题。

其实,“良药苦口”是对吃药的人说的,不是对做药的人说的。“忠言逆耳”是对听意见的人说的,不是对提意见的人说的。能够治病的汤药谁还喝?都吃各种胶囊了。

对提意见的人来说应该记住:

“良药未必全苦口,爽耳忠言更利行”。

 

一则

好人只研究真善美,不研究假恶丑。

但假恶丑总是在研究如何以真善美之名行假恶丑之实。

好人只研究如何做好事,不研究如何做坏事,助人之人不会研究怎样骗人、害人。

但坏事常常披着好事的外衣以得逞。

好人不研究坏人,因而不懂坏人的逻辑。

但坏人总是研究好人,研究怎样利用好人,包括利用好人的优势和他们的弱点。

 

回应一位网友:

    一位网友看了我的前篇随感之后,提出,好人坏人往往在一个人的身上。我认为有一些道理。一个人总是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我们这里说的好人和坏人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认识,把人典型化了。其实,好的成分或要素占了主导面,即是好人,坏的成分或要素占了主导面,就是坏人。但是,我们在生活中确实感到有好人和坏人。有些人的基本素质是不好的,他虽然变换了许多表现形式,但其实质是不好的。这样的人我们要警惕,不然,好人要吃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