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进入锦江小礼堂
题图二:抱一抱锦江饭店的巨樟

1957至1966年间,吾家寓漕河泾,每周末必赴淮海坊叶先生家度周末。淮海坊去锦江饭店,仅一箭之遥耳。彼时饭店未向公众开放,然锦江饭店在茂名路上有小店一爿,售酸梅汤,清冽可口。又尝与吾兄于茂名路偶遇毛主席散步,其事历历在目。锦江饭店之名,如雷贯耳,却素蒙神秘之色,心向往之久矣。今携小女来此品茗,聊慰半生夙愿。
茶间,询侍者可否入小礼堂一观,答曰不可,憾然于心。茶罢下楼,径往小礼堂,虽仅绕其外围,亦足慰半愿。及至关前,忽逢意外
-
大门洞开,无需问询,遂疾步而入。但见大理石铺地,穹顶悬豪华吊灯,华美之态,令人惊叹。入内方知,堂中正布置宴会厅,中央圆桌之上,绿植鲜花次第陈列。询之,乃后天(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将举,此地正为盛会筹备也。
细究此堂渊源:其建于1959年,为迎中共八届七中全会而筑,仅历28日便告竣工,占地1500平方米。1959年3至4月,全会于此召开,审议通过国民经济计划草案,检视人民公社整顿事宜,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深远。
时序流转至1972年2月,中美两国亦于此堂磋商,签署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揭开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序幕,其势深刻改变世界格局。传闻公报既签,尼克松当夜与基辛格、罗杰斯等人开茅台共庆。
仅此二事,此堂便堪称历史之丰碑。缓步细观,虽为砖石之构,却蕴磅礴气场。东侧案上,玻璃罩内陈列许仙、白娘子、小青青彩塑三尊,栩栩如生,宛然如生。
回溯往事:1927年,新沙逊洋行投资建华懋公寓两幢,1929年复建一幢,即后来之锦北楼。1935年,董竹君女士于沪上创办“锦江小餐”川菜馆,后复设锦江茶室。1948年,董女士购得华懋公寓,1950年将两馆合并,定名锦江饭店。1951年6月,饭店于华懋公寓正式开业,董女士出任董事长。至此方悟,十一楼“锦·懋”餐厅之名,盖取“锦江”与“华懋”二字,承其渊源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