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江面风光
题图二:留影途中
自塘桥渡口登舟,至董家渡渡口乃下,历时仅八分钟耳。虽时短,然足以尽览江景。吾等特登二楼之甲板以观景,大江浩浩东去,陆家嘴有三高楼耸入云霄,尤为瞩目。自诸角度观之,皆美矣,诚上海之骄傲也。
于董家渡上岸,见轮渡时刻表,遂留影一幅,意待归时,算准时刻,复来此渡江焉。
由码头北行,路面洁净而开阔,行人与车马皆罕,殊不类于沪上之所常见也。此地往昔乃船码头相连,诸多物资皆于此上岸,而后流布上海各处。故路边多仓库样式之建筑。观之可知,斯等老仓库尝一度经开发,化为一间间商铺,然因生意寡淡,尽皆闭户歇业矣。
行于外马路,昔日码头之繁闹,与今日之冷清恰成鲜明之比照。冷清之景,引人追思旧岁,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杜月笙初至码头,其自幼双亲皆亡,生计困窘,自高桥漂泊至上海滩,于此处近旁一水果行习为学徒。彼时十六铺码头有青帮“大亨”陈世昌者,见杜月笙机灵,纳之门下。自此发迹,后为坊间称作“上海皇帝”。
外马路1178号,尝为上海大亨黄金荣之私家粮库,建于1927年,占地约四千平方米,其为双顶、山墙之结构,外墙厚四十五厘米,赖近百根木桩支撑,乃黄浦江边唯一之木结构仓库,虽历近百年风雨,犹保存完好。
嗟乎!各时代皆有其风云之士。大浪淘沙,无论昔日如何叱咤风云,数载之后,皆成史书之一页,或寥寥数行文字,化作众人之谈资耳。
方出神间,女言曰:“双胞胎也!”果见一对小女娃行至眼前,衣着、打扮、相貌,两两酷似,吾令其立,为之拍照,其双亲亦颇相配合。吾幼时,双胞胎甚为罕有,今似渐多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