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处处古建筑
题图二:走出音乐学院汾阳路大门
校园,乃书香弥漫之地,到音乐学院,除了书香,还想听到琴声和歌声。今日没有,却无遗憾。
音乐学院的面积大概只是复旦交大的一个零头,堪称mini-university吧。路过学校的医务室,好像就是一所中学的,两三间平房而已。但是,校园之三美:建筑,名人雕像,古樟,让迷你校园成了一所艺术宫殿。
路过三五成群的学子,观察之下,其颜值高于交大复旦,毕竟是艺术院校。除了学子,不乏参观者,他们手持相机手机,转悠并观赏校园内的一切,捕捉美景。
路过贺绿汀音乐厅,耳畔响起: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这是一首曾经令少年的我激动无比的歌曲!路过丁善德铜像,耳畔响起《牧童短笛》,路过黄自铜像,想到他的《怀旧》,这可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看到蔡元培的铜像,有点意外,得知:他可是音乐学院的创办者!
1965年底,复旦大学组织我们到龙华公社参加“四清运动”为时半年。其间,一位音乐学院四年级的女生(好像是作曲系的)分配到我们小队与贫下中农“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闲时,在干农活时,在去公社开会途中,她与我谈起作曲的基本法,让我茅塞顿开。我记住了她一言:干啥事,天分不可缺。学英语和作曲一样......。
今日到此,想起了当年的她,一晃,59年过去。
黄自创作《怀旧》是1929年,一晃,95年过去。
世界万物皆变,唯不变者:光阴之如白驹过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