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由此进入孤山之阴石径

题图二:当年捧书孤读处
7月18日下午,从新新饭店到西泠桥,小坐驻留,观景看人,然后有两条路:走孤山之阳的孤山路 → 楼外楼→中山公园 →
平湖秋月,或走孤山之阴,进入孤山公园(这里有杭州最大的荷塘)→ 放鹤亭(林和靖墓)→
平湖秋月。90%以上的游客,下西泠桥,取道孤山之阳。进入孤山公园。
孤山公园门外,站立一少女,身穿浅绿汉服,手执一浅绿丝绸扇,目光略显呆滞,双眼望天。纹丝不动。任旁观者窃窃私语,拍照,她不动。
现在的年轻女子的行为,非吾辈老者能懂。杭州归来,8月6日,TFBOYS十周年演唱会在西安举办,狂热(女)粉丝们行为,震惊国人。
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荷塘虽大,观荷者寥。此地视野不开阔,闷热异常,2008年与友到此观荷,他中暑,我让他卧阴凉处,用瓶水浇脸,让他喝水,渐渐“起死回生”,印象可怖。
最熟悉,荷塘北的百米石径,依山傍水,石径旁多长椅。孤山路,游人如织,这里永远幽静。1978-1980进修于杭州大学。下午无课,便骑车携书到此,书中有乐,乐品英语之美,孤读有愁,愁两年后出路!有人云,人生是上帝为你录好的一盘录像带,你只知过往和当下,不知未来。言之形象!“回炉”两年后:10年台州师专,3年公司,13年交大,以教授博导身份退休。回沪后,一度有可能进入纪王初级中学任教。假如退休于该校,今日到此,将会发出如何慨叹?
最新消息:2022年上海交大428名本科毕业生毕业即失业。1970年离开复旦,到浙江海岛当中学教师,命不错矣。
每次到杭州,都要到孤山之阴石径之长椅小坐片刻,忆苦思甜(当年在复旦的流行语之一),感恩苍天:给了我一盘不错的命运录像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