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留影多角龙头亭

题图二:从双桥看多角龙头亭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乃写景之绝句也: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可以得到不同观感。
今日置身桂香扑面的桂林公园,可以用四字写之:步移景换。现在,游客人人手持相机,就更明白视角不同,画风不同。
趁友人在长廊小坐,去起身独自游园。独走双桥之东的幽静处,这里树木稠密,小径曲折,高低崎岖,游客罕至。这是我小时候捉迷藏之“胜地”!今日独步走此,步步小心,走一步,看一步,生怕绊倒,想到儿时在此做跳跃是飞奔,心生一叹:老矣。此幽静处,头顶无桂花,居然桂香弥漫。在此,可以由东上双桥,眼前竟然一亮,步移景换,这个视角看双桥,新意溢出。还有两个没有想到:1/
今日游客稀少,双桥空无一人,2/ 远处,即九曲长廊之多角龙头亭。果断按下快门,将美图收入囊中。回放,十分满意。
所谓“多角龙头亭”,是一个写实的名字,非我杜撰。来自网络。1964年,桂林公园是我的高考复习地,当时喜欢歇坐于九曲长亭一廊柱下的长椅,而此廊柱就是“多角龙头亭”的一根承重柱。18周岁的我,发现长廊中部的这个亭子美感十足。后来,一次次游姑苏园林,未发现“多角龙头亭”这样的美亭。
亭西,有一块草坪,面积较大。我请一位游客为我以此亭为背景,留影一幅,且关照:把小亭右侧的一棵丹桂树也收入镜头。此君善拍,回放,十分满意。请诸位看题图一照。
“多角龙头亭”+ 右侧丹桂盛开的桂花树 +
蓝天白云 - 此乃今日最满意的一幅留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