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在赤坎古镇
题图一:潭江清清
岁月悠悠
3月10日晨,早餐之后,上大巴,不是直奔开平著名的碉楼而去,而是驶往赤坎古镇。
近九点,过潭江桥,赤坎古镇即映入眼帘。
赤坎镇保留着大量的华侨建筑,中西合壁,仅碉楼就有200多座,尤其是具有400年历史的迎龙楼、抗日旧址南楼、远近闻名的关族和司徒氏图书馆、堤西路的骑楼建筑群更是侨乡一绝,被省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沿河的房屋,皆骑楼也,因为时间尚早,许多小店铺尚未开门营业。
上海超市可见的“广合腐乳”,原来其产地就在这里。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清一色的骑楼,远比开平老街庞大的洋楼群多啊。沿江的堤东堤西路,里面与之平行的中华路,夹在两条大路间还有一条叫“二马路”的小路,这是与江平行的三横,还有许多纵马路与它们交叉形成城区的路网。赤坎镇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因此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
。
赤坎是开平一座有着超过350年历史的古镇,因建于“赤土高地”而得名,镇中江水环绕,古树婆娑,几百年来,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貌几乎未曾改变。
早年旅美、欧的本地华侨带回国外建筑图纸再融合本地传统建筑风格,建造出一批中西合璧的楼房。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楼顶建筑。岭南地区常见的骑楼在赤坎镇非常普遍。据统计,赤坎镇共有3公里骑楼,约600座房子。
曾经的十里洋场,过往的奢华繁盛,先辈的艰辛或财富,似乎都与他们无关。小镇在岁月的年轮中,在清澈的潭江水中,涤净了铅华,悄然安宁地立于岭南山间的一隅,静默无言,宛若与世隔绝。
今日一早来到赤坎古镇感觉很好,体验一段旧时光,感悟百年大变迁,仿佛看到了年轮的岁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