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中国最美的石窟大佛
- 卢舍那大佛
题图二:大佛面对伊河,一流风水
4月15日,八日河南游的最后一日。今日,第二次走在伊河边的龙门石窟大道上,心情很好。
龙门石窟,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
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
掐指算来,卢舍那大佛已经1400多岁了,她仍然笑意从容,面对伊河,她仍然眉清目秀,面对众生。
当我的目光和卢舍那大佛那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对视时,我顿觉心境空灵升华,恬然平静,心生大彻大悟,超凡脱俗之念。
除了卢舍那大佛,印象最深的要数大佛脚下的伊河,流淌数千年的伊河,今日仍然在流淌!风水宝地啊,我心中念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