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公路入口处

图二
取道鉴湖,坐乌篷船到鲁镇

“鲁镇”不是频频出现在鲁迅小说中的绍兴小镇吗?没错,鲁镇是一个故事小镇,出过过许多人物,比如阿Q、祥林嫂、鲁四老爷、闰土、“圆规”杨二嫂、还有豆腐西施......。
可是,“鲁镇”是鲁迅虚构的。绍兴的历史上并没有“鲁镇”。
但是,
现在有了!现在的鲁镇,是一个景区,四星级的,坐落在离开绍兴35华里外的柯岩景区。
到鲁镇,取道鉴湖,坐乌篷船去。
我疑:鲁镇为啥不造在绍兴城附近呢?-
也许那儿土地精贵。不过,鲁镇之选址正确,它紧挨着柯岩,紧挨着鉴湖风景区,人们逛了柯岩,游了鉴湖,再乘坐乌篷船到鲁镇来逛逛,景区抱团,增加游兴,方便了游客。
再过一两百年,新鲁镇,岂不成了古镇。-- 假作真时真亦假!
进入鲁镇,你就进入了鲁迅的作品。
古戏台,令人想起社戏,今日古戏台有女孩在弹琴,表情十分苦涩,令人费解。
鲁镇有当铺。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
几乎是每天,出入手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悔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的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以物质钱,求助于当铺,承受利息盘剥,遭到朝奉冷眼,足见一时经济之困顿,意味着丧失某种体面与尊严。所以典当大门之内常设一块巨大的屏风,或者一壁照墙,其作用正于遮掩质物之人,不为街衢行人所见。正所谓场面攸关,借以隐,人不易见。在这大屏风的后面,掩藏了多少不为外人所知的历史内容。
见当铺,我思绪翻滚。1960年前后,正读中学,上海也有“当铺”,不过不叫当铺,好像叫“小额抵押贷款营业所”,有两次,父亲让我去赎回一些冬衣!念及此,双目竟然有点潸然。
阿Q的塑像,有点夸张,简直是一个疯子。
河埠抢亲的群雕,栩栩如生,苦命的祥林嫂。群雕前有文字说明,有画蛇添足之嫌。
“土谷寺”,是阿Q曾经的栖身地,似乎过于豪华。
镇公所”外,路遇祥林嫂,这可是真人秀。就是年纪太轻,衣着太新。演员也没有一脸的苦命相。你要为祥林嫂拍照,她很乐意,马上做出动作。可惜,那一日没有看到阿Q在街头表演“窃书”。镇口有鲁迅的雕像。
图三 古戏台

图四
转了一周,古戏台有人在弹琴,咋表情如此苦涩呢?

图五
当铺

图六
《呐喊》自序

图七
当铺介绍

图八
鲁府大门

图九
阿Q的塑像

图十
阿Q的精神胜利法

图十一
河埠抢亲

图十二
文字说明

图十三
豪华版的“土谷寺”-- 阿Q的栖身地

图十四
“镇公所”外

图十五
路遇祥林嫂

图十六
镇口鲁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