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大阪 --
京都,乘坐新干线

出生于1946年,抗战胜利的次年。我及我这一代人对日本的感情是复杂的。
60岁的退休之年,与女儿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在日本的每一天,我的感官神经都绷得很紧,欲对这个邻居国在细节上有更多第一手的了解。因此,第一次日本游比第二次更觉新意拂面。
有很多的似曾相识,有很多小小暗惊。
触目的招牌、告示、广告的文字,一半是汉字,其含义,居然能猜出个大意!
在大阪饭店第一次用餐,享受料理,发现服务员在问你吃啥时,居然提供下蹲下跪!惊:为啥不能站着听食客点菜呢?
大阪道顿崛 --
类似上海的城隍庙,人群熙攘,地面照样光洁照人!这在上海难以见到。
大阪 --
京都,特地自费与女儿乘坐了新干线。你看,新干线的外形我们的“动车”与其何其相似乃尔!
京都东本愿寺中的一块碑,上书名人语录:The
easiest thing is that I am a human being who will also die.
(自己将成为死者中的一员,这是在明了不过的事实。)
我问导游:咋会出现如此“语录”。导游答非所问:日本是自杀大国,此语录所以流行!
真假莫辨哟 --
京都和服馆二楼。
在金阁寺,一个日本女孩,说英语,让女儿为她拍照。她还说,自己相当depressed(抑郁)出来散心。我为她俩拍了一幅照片,回放,果然,日本女孩脸色阴沉哦。
岚山迷人秋色,在岚山之密林中,见到了著名的岚山周恩来诗碑,廖承志书写。驻足细览,亲切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