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峰廻路转
拥有460年历史的上海豫园,是上海一张靓丽的名片啊。
一墙之隔,豫园外的九曲桥上,永远是熙熙攘攘的游人,墙内,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步入这个上海的古典园林,顿感满目葱茏,神清气爽,不由得作深呼吸!
12月22日午后,在湖心亭二楼宛在轩吃茶,并欣赏了上海评弹团新秀的表演之后,下楼,过九曲,购票(15元)进入豫园。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喜欢从熙攘市井一步跨入清幽世外的感觉!
入园五分钟,即可见大假山,当年大假山上可以眺望黄浦江滔滔江水啊。今日一惊:大假山的山洞里喷出浓浓白雾,白雾飘飘,有笼罩在前面的水面上!仙境,就是这样造成的。平日,匆匆路过,今日令我驻足!
走过大假山,迎面就是一堵墙,墙上有一黑色的横匾,上书四个大字:峰廻路转。
每每到此,我都会留影。今日也不例外。为啥?
至今记得,经过五年的修缮,1961年在万众期盼中对外开放。当年成为上海的一个热门景点。1961年,我就读南郊中学初三,学校居然组织我们横穿上海,到豫园旅游。15岁的我,第一次领略江南园林之美。语文老师,在我们游览豫园之前,就打招呼:认真游园,回来要写作文!
在后来的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念了我的作文,正当我暗暗得意之时,老师念道:
......
穿过一个小弄堂,见到墙上写了四个大字:转路廻峰。
顿时,全班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
语文老师认真地说: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公园里会有弄堂吗?第二,到底是峰廻路转,还是转路廻峰?
老师一讲,笑声更响!教室地板有洞,我肯定会钻进去!
多少年之后,我独游杭州孤山,进门,听见一对小情侣的对话:
-- 哦,这里叫山孤!
-- 到底是山孤?还是孤山?(我问)
--
对了,应该叫“孤山”!(女的,立马纠错)
-- 哈哈,对了。
我想:这个“山孤”和当年的“转路廻峰”,异曲同工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