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傍晚,与范君来到剪刀峰下
题图二:行走20分钟之后,剪刀峰变成了桅杆峰
12月12日下午,近四点,出租车抵大龙湫停车场。
正是夕阳西沉,此刻入景点,有两大好处:群峰染红,游客稀少。
出停车场,过一石桥,桥下无水,皆裸石也。行5分钟,到售票亭,50一位,七旬老人免票。请了一位导游,50元。
映入眼帘:嶙峋壮观的石壁,导游说,这就是“千佛岩”,细观之下,千峰万嶂,气势磅礴,观之如千佛站立也。路旁山坡岩石多球状物,曾有人认为是恐龙蛋,被盗挖。地质学家说:地壳变化时产生的气泡也。一个山坡,光秃秃,树木皆倒,导游说:今年8月5日台风“黑格比”携13级飓风登陆乐清,雁荡山遭重创!
玩雁荡山,有句俗话:看山不登山。
山有啥好看?好看!行不远,一座秀美小山峰,独立于前。两块巨石,似分似合,中有缝隙。当地人称之为“剪刀峰”,倒也恰当!
导游,一中年妇女,三个娃的妈,天色将暗,仍从导游室出,追上我俩,要当导游,索费仅50,眼神期待。犹豫一下,还是请了。
请导游,有必要!本来匆匆走过路过的景点,经她解说,就鲜活起来!
1973年1月与夫人与游雁荡山,无人解说,只知道这个著名的山峰叫“一帆峰”,今日“补课”,方知:移步换景!导游不断提醒:像鳄鱼,像啄木鸟,像熊,像桅杆,像风帆
......。一共有七八个之多,果然多趣。其实,其中的桅杆,更像广东韶关丹霞山的元阳石。
当年与夫人到大龙湫,需翻越小山岭,如今早已逢山开路。曲曲折折的山道,高高低低的石径,身披夕阳之余晖,绕山看景,景随步变,味道好极。
路边有中英对照的介绍牌,“移步换景”被翻译成:Scenery Moves as You Move,是否可译:Scenery
Varies as You Move.
一直期盼,前方可闻哗哗水声:那是国内最高落差(190多米)的大龙湫瀑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