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8月23日阳光上午】

标签: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图一:小别重逢
题图二:抗过一日的爆嗮,依然怒放
每到杭州,邀我一聚者总有七八人之多。假如一一赴约,杭州六日就成了会友之旅,哪有时间游山玩水?
庄子云: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吾笃信: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
1972年1月离开杭州乔司6389部队农场,分配到玉环县坎门中学教书。初出茅庐,手持课本和粉笔,大步踏入高一(2)班教室,开始一生的教书生涯。下面坐着一位男生,貌不出众,名曰达华。咋会想到?与达华的友谊持续了数十年。比一般学生,他显得成熟,喜欢思考,有理想有抱负。一日傍晚,我们一起散步,来到“后沙”,面对大海,歇坐于礁石。他问我大学的情况。我只记得,我问他坎门中学有几个篮球场?他答:一个。我说复旦大学操场上就有几十个篮球场。我说过也就忘了。岂知对大学的一番描绘在他心里留下烙印。1977恢复高考,我们曾经一起复习英语。达华已经离校三年,他全心投入,步入考场,一举成功,考入杭州大学外语系。1978我考取杭州大学外语系进修班。昔日师生,同住二楼,又成同窗。1982年,我们又成台州师专英语系同事。后来,达华成为杭州大学的硕士并留校任教。1990年,我们全家调动回沪。1993年调入上海交大。达华邀请我一起翻译John Updike 的名著Couples(《夫妇们》,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达华此时已是国内研究D.H .劳伦斯及翻译其作品(Women in Love)的著名专家。2017年,他以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的身份退休。当年坎门中学的学生都功成身退,我还能不老吗!
2006年退休后,到杭州闲住30余次,达华尽地主之谊,每每陪游款待,他甚至熟悉我所有的同游者。
屈指算来,绵延48年过去!当年海岛中学的一对师生,少年与青年,如今两人皆成退休教授,人生故事多多,如此分分合合,绵延一生的故事不多也。
到杭州别人可以不聚,达华,我能不见吗?
7月24日下午,我们先在集贤亭见面,看湖,观荷,入亭听水拍小亭,接着,去附近的杭州酒家。
喜聚
海岛四十八年前,
师生相识在课堂。
台州师专做同事,
杭州大学曾同窗。
携手同译美小说,
同游杭州无数趟。
今日先聚集贤亭,
杭州酒家话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