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张景辉赵明秀夫妇
题图二:赤坎镇上景辉楼
3月10日,游赤坎古镇。赤坎镇上,与团友进入了“景辉楼”,一入难忘!
赤坎古镇,具有浓郁岭南特色,位于江门市辖下的开平市中部,距开平中心城区10多公里,已有350多年历史。潭江,碧波荡漾,横贯全镇。赤坎镇,沿潭江而筑,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市镇,清一色的骑楼,有庞大的洋楼群。
老街的模样,尚停留百年之前;老街的生活,似乎尚停留于数十年之前。
景辉楼,是影视城的紧邻,是赤坎镇古老骑楼中的一员。所谓景辉楼,即民国时期镇上名医张景辉之故居也。
景辉楼不得不进门一游。这是了解百年古镇历史的最佳场所。
一楼的展品名目繁多,有民国的地契、二十年代的股票、中国第一台收银机、妓女的名片......,500多件历史实物,活生生地摆在眼前,让您在这些历史实物中触摸昔日赤坎的繁华。
二楼,就进入张景辉的故居。墙上有张景辉和其妻赵明秀的照片,令我驻足细看。
张景辉和赵秀明,年轻时,绝对是帅哥与美女的结合。
婚后,男主外,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女主内,打理家务,相夫教子。夫妻双赢,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在赤坎镇上远近闻名的模范家庭,一个受众人的羡慕的家庭哟。
-- 哎,婚姻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望着照片,心中一叹)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位贤妻!
景辉楼二楼踱步,细看,仍可感角角落落弥漫着温馨,流淌着和谐 -
尽管虽然家具已经陈旧,尽管家中没有现代气息。
借助照片,一对年富力强的夫妻,安居乐业的家庭,竟然在我脑际活跃起来。 写字台上放着一台尘封的收音机,一看,是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同行的袁阿姨,年轻时曾在上无四厂工作,而上无四厂就是生产红灯牌收音机的,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在1980年前后,如何走红!袁阿姨说起当年事,十分动情。
--
毛教授,这台收音机里还有我加工的零件哩,那时,我才20出头。(白发苍苍的袁阿姨跟我说)
面对红灯牌收音机,袁阿姨,白发老人,陷入回忆。
--
复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浙江玉环海岛,后来我到杭州读书两载,红灯牌收音机陪伴我的夫人和女儿在海岛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我告诉她)
面对同一台红灯牌收音机,我们共同怀旧,只不过各自有各自的怀旧,内容不一而已。
怀旧,就有了人生时空感,有时还占着点成就感,于是,怀旧,也成了一种幸福。景辉楼门外的楹联,让我驻足咀嚼良久:楼上转楼下转楼上楼下转一转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