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2020-04-23 09:59:50)
标签:

广州的故宫陈家祠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2014年3月8日第一次到陈家祠
陈氏书院:居“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3月19日午休/浴后】
题图二:2017年12月27日又到陈家祠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2014年3月6日 - 15日有广东十日游,从韶关开始,游历了中山,珠海,广州,肇庆,潮州等。所游览的皆打牌景点。在广州勾留一日,游了两个景点,一是陈家祠,二是荔湾湖。荔湾湖之所以让我们团友失望,原因是荔湾湖挤在大牌之中,实在有点“猥琐”了,此次再到荔湾湖,所以双目竟然为之一亮,跟天气,季节和心情有关。你想,走出泮溪酒家,吃了一顿美美的广州早茶,闲步到“邻居家”荔湾湖公园,满目翠绿,满目健身休闲者,自然感到赏心悦目呀。
    陈家祠,2014年就没有让我们失望,1996年陈家祠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被美誉为“广州的故宫”,虽然有点过誉,但是总体很值得一游。没有想到,小别陈家祠三年半之后,我又来矣。
    三年半之前,小雨霏霏,今日冬阳灿灿,从两幅题图照片即可看出。上照,背后有人举伞哟。
    摄影乃光影艺术,请君比较两幅题图照片,不难发现陈家祠大门屋脊上的彩色砖雕色泽不一样哦。
    广州,又称羊城,素为百粤枢钮要道。该地风和景明,四季花香。明清之世,长期独得中国对外贸易港的优势,华盖云集,商贾潮涌,造就了都市的繁荣与辉煌。正是这城市的繁华,养生出陈氏书院的富丽堂皇、庄重淡雅。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筹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1894年落成,历时7年。位于清代广州城西门外,是广东72县陈姓族人捐资兴建的合族祠,奉祀陈氏先祖及历代有功有德之人,故俗称陈家祠。为广东各县陈姓宗族子弟赴省城读书应考、诉讼、议事等事物提供临时居所,属家族书院性质。
    清朝光绪31年,诏令废除举行千余年的科举制度,陈氏书院遂改作陈氏实业学堂,授受职业技能知识,书院历史从此结束。民国期间,随学制变化,先后改名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聚贤中学,一直弦歌不断,其专属陈氏一族的性质开始淡化,日渐成为社会公众场所。1950年,设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于此。1957年,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学校迁出,全面整修。1959年,辟为广东省民间工艺馆。1960年、1988年分别升格为广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书院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其中祠堂前壁的6幅大型砖雕和各进的厅堂屋顶上石弯陶塑脊饰堪称巨制。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铁铸和绘画等装饰艺术,被称为“陈家祠七绝”。
    郭沫若先生曾赋诗称赞:“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念书。
    1959年,陈氏书院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兼及全国各地民间工艺品。馆内辟有多个展厅,常年展出馆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绣等工艺精品。其他工艺品种类更多:有广州珐琅、金银工艺、套色蚀花玻璃;有佛山灯色、剪纸、木刻、门面等;有潮州面塑、稿末塑、麦杆贴画的剪纸;还有阳江、潮汕、佛山地区的漆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工艺等。还设有近代家具、书画、文房四宝、茶艺等展厅、专室。巧夺天工的建筑装饰艺术和美伦美奂的民间工艺珍品共冶一堂,使陈氏书院成为广州市重要文物旅游景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
     陈氏书院虽然办学历史不长,但其隶属陈氏大家族之性质,尤其是集72县族人心智财力而成之院舍,实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早已扬名神州,播声南洋、东洋与欧美。如今,工艺馆藏珍品和作为工艺珍品的馆舍,交相辉映,珠联璧合,此则又是书院弦歌的时代新声。
    陈氏书院是典型的岭南祠堂史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边长80米的正方形,由大小19座单体建筑组成,8条长廊纵横穿插,平面3路3进,9厅6院,以“聚贤堂”为中心。面积为6400平方米,以中路为主线,两边厅堂、厢房围合、青云巷相隔;中间以长廊相连、庭院穿插。建筑布局主次分明,纵横规整,严谨对称;厅堂轩昂,空间宽敞,廊庑秀美,庭院幽雅,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传统建筑,对内空间宽敞,对外则成封闭之势,既有大家宗祠的雄浑之势,又不失书院人文的亲和之情,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明珠。
    为什么陈家祠能躲过文革一劫?原因请见下图(拍摄与2014年,此次好像没有见到此说明牌)

陈氏书院:躲过文革一劫【3月19日午休/浴后】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时隔三年,有道陈家祠【4月23日阳光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