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美西藏美在意外【9月1日多云上午】

(2018-09-01 09:21:20)
标签:

西藏游记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
西藏归来【6】:大昭寺与八廓街【6月30日上午】

2010 年6月16日 - 6月27日去了一趟西藏。
归来40天了,西藏之旅还时时萦绕心头。
布达拉宫、宗山城堡、卡若拉冰川、比日神山、大昭寺、扎什伦布寺、“中流砥柱”、纳木错、羊卓雍湖、林芝、鲁朗林海……,如走马灯一般,从眼前走过。
西藏,单凭这个地名,就能拨动多少华夏子孙的心弦;
布达拉宫,单凭这四个字,那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的影像就会呈现在华夏子孙的眼前。
家人的劝阻,高原反应的可怖,还有那遥远的路途,都未能阻挡我们这一群老年游客的进藏步伐。65岁的我,在这群游客中,算是一个小弟弟而已。
为啥选择到西藏去旅游?异口同声的回答是:为了圆梦。
即使是高原反应剧烈者,在翻越海拔5100米的唐古拉山口的时候,就开始“狼狈”起来,可是,他们也毫无悔意。
-- 就是走一走青藏铁路,看一看藏羚羊,尝一尝高原反应的滋味儿,也知足啦! --  这是何等感人的气概。
-- 西藏的美,简直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美。-- 同团的一位诗人如此描述他的感受。
到过羊卓雍错,到过纳木错,你才恍悟:西子湖,乃至太湖,确实很美,然而,这种美,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小家碧玉式的美;
到过比日神山,到过卡若拉冰川,你才恍悟:江南的园林,确实精致,然而,这种精致,距离“原生态”,有十万八千里之遥;
到过大昭寺,到过扎什伦布寺,你才恍悟:杜牧大气磅礴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根本无法描述它们的壮美,而显得有点苍白;
到过林芝,到过鲁朗林海,你才恍悟:白居易文采斐然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也根本无法描述它们的秀美,而显得有点平庸。
…………
归来40天了,还时时念及西藏。
第一大美。
2010年6月22日,上午和下午分别参观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因为都在拉萨市内,所以,晚餐之后,尚有闲暇。
-- 去布达拉宫看夜景吧?
-- 去,现在就出发。听说那儿夜景迷人哟。
与两位友人一拍即合。拉萨城小,出租车10元,20分钟便在布达拉宫前的大广场下车。
这是西藏团队游唯一一次“自由行动”。
每年六月下旬,上海到晚上七时,天才黑定,而拉萨到晚上九时,夕阳还挂在天边,天色始暗。但是,拉萨的夜晚,晚上九时后,说暗就暗了。
上午登布宫,一路攀登,东张西望,并未发现什么灯光的探头呀。忽然,不知从哪儿“冒”出那么多的灯光射头,霎时间,齐射布宫。
-- 哦,真美!
-- 哇塞,此宫只应天上有!
广场上,游客熙熙攘攘,看来外地游客居多,一个个,都被眼前突然出现的布宫夜景怔住了。
广场进口,高悬的LED显示屏上写着,6月22日,周二,晚9:23分,气温19.2°C,相对湿度37.0%。-- 这大概是最宜人的温度和湿度了,而此刻的上海正在苦捱黄梅天的湿热。

大美西藏美在意外【9月1日多云上午】

布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白天观之,让人暗生敬畏;夜晚灯光照射下的布宫,多了几分柔美,此刻观之,则让人喜感亲近。
与布宫遥遥相对的白色的“和平解放西藏纪念碑”,在灯光照射下,好似一柄银剑,直指深蓝色的夜空。纪念碑前的广场有喷水池,彩色灯光照射下,无数水柱,时高时低,且变幻着姿态,色彩斑斓,仪态万千。
-- 我们到喷泉后面来观看布宫吧!
-- 对,在那儿看布宫岂不更美,布宫就在一帘水珠后面啦。
-- 哈,对!“一帘水珠”四个字用得好。
谈笑之间,三人即走过喷泉,绕道了喷泉后面。果然,眼前一亮。雄伟的布宫,还有宽阔的广场,在一帘水珠的后面,多了一份“水趣”,此时此刻的布宫,比白天多了几分柔美,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没有想到,布宫横空出世、气贯苍穹的气势,在今夜,居然和柔美和妩媚沾上了边!
-- 上海外滩的夜晚也很美。不过,外滩的灯光和布宫的灯光,不一样。
--  你说对了,外滩夜晚的灯光,勾勒出建筑物的轮廓线,布宫的夜景这么漂亮,打的是泛光。
-- 如果打轮廓线,那必定的败笔,根本显不出布宫的气势来,打了泛光,上上下下,层层叠叠的布宫就精彩耐看了。
-- 不错,你看,现在的“白宫”,白得耀眼,“红宫”,就红得柔美。红白之间,冷暖相济,刚柔互补。
-- 没想到,没想到今夜会见到这么动人心魄的布宫!

大美西藏美在意外【9月1日多云上午】

在喷泉和纪念碑之间的地上,我们席地而坐,议论中,欣赏灯影布宫之柔美;凝望中,品味布宫广场之闲适。
上午,才参观过布宫,攀登一个接一个平台,进出一个接一个的殿堂,静听一场接一场的讲解,欣赏一块接一块的壁画,抬望一个接一个的灵塔……。
走马观花,不及寻思,马不停蹄,无暇联想。
如果说一场交响乐,有其华彩乐段,那么,此时此刻,不就是此次西藏之旅之“华彩乐段”吗?
离开了上海的夏日的闷热,吹拂着拉萨六月的夜晚的习习凉风,神清气爽。
夜越来越深,上海人民广场喷水池边的游客也许所剩无几了吧?而此刻,布宫广场上的游人却越来越多。
上海和拉萨,都是统一的北京时间,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小时的时差哩。
席地而坐,多了一份闲情,凉风拂面,多了一份气爽,一帘水珠,多了一份诗意,一座布宫,多了一份矫情,我的想象,也多了一副翅膀。
坐在我身边的另外两位驴友,仍然在热议着什么,我都没有听见。思绪,只在我的脑中翻滚不息。
-- 布宫,你原来可是文成公主的家哦。
--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了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开拓了疆土,设置了政治军事的统治机构,制定了法律,统一度量衡,创造了藏文,为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要求与唐联姻。次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 下嫁,经过2年多的长途跋涉,643年,文成公主才抵藏,吐蕃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 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了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
-- 文成公主入藏了,她千里迢迢带来的大量书籍,有医药的,有生产技术的,还有佛教的,甚至还有谷物、蔬菜的种子及精美的手工艺品,都存放在眼前的布宫里。
-- 她常常走出布宫,向吐蕃民众推行历法,还和侍女一起把汉族的纺织、刺绣技术传给这里的妇女。唐朝还应文成公主的要求,给吐蕃送去水磨、蚕种,派去各类工匠,改变了吐蕃落后的生产方式。-- 文成公主受到了吐蕃人民的无比爱戴。
以前,在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上午,在布宫听导游讲解的,都一股脑儿融汇于我的心间,回味着,咀嚼着……。
-- 布宫,你曾经是文成公主的家啊!(我自言自语道)
-- 你说啥?(友人惊问)
-- 哦,我说,布宫曾经是文成公主的家。
-- 是啊。不过,我们也应该回家了。
-- 明天还要途径松赞干布的出生地,远征林芝哩。
 
第二大美。
林芝的另一美誉是“雪域江南”。“雪域”与“江南”的搭配,就足以让游客心向往之!而林芝的惊世骇俗之美,不在别处,而在“鲁朗林海”。
“林海”二字,作为一个自费景点的名称,失之偏颇矣。
-- 林海,不就是一大片原始大森林,进入其中,抬头不见蓝天白云,低头只见泥泞小径吗?“林海”二字的误导之处就在于此,不少游客弃而不游,我也差点儿放弃了。
6月24日那一日,天空放晴,尽管夜半还闻淅淅沥沥的窗外雨声。
大巴在黑色路面上疾驶,其实,游客并未被带入“黑黢黢”的原始森林。
起伏的群山,一路没离开过我们的视线,群山,一改在西藏别处见到的寸草不生的灰褐色,而是郁郁葱葱,覆盖密林,没有树林的山坡开阔地则是牛羊遍地的草地,处处洋溢着江南的绿意!
江南所无的,是路边山坡,或是开阔地上,处处簇拥着盛开白色杜鹃花。
-- 你们运气好,现在正是高原杜鹃盛开的季节!(导游说)
-- 师傅,就在这儿停一停吧,让我们下车拍照。
-- 别着急,过了这道弯,就见到花海。(司机答)
他的话吊足了我们的胃口,却丝毫没有让我们失望。车停两处,果然,漫山遍野的杜鹃,白色的,浅红的、微黄的,精神抖擞,迎风摇弋。白发老叟们竟也一个接一个钻入花丛留影,惹得一帮年轻人大笑不止。有的甚至称之为“花痴”。
-- 花痴,就花痴呗。
-- 一生一世,没见过这么多,这么美的杜鹃呀!
-- 哎,你们闻闻,好像高山杜鹃还有香味呢!
老叟们照样谈笑风生,不在乎被称为“花痴”。
第一个景点到了。木板牌有藏汉两种文字的红漆大字:南迦巴瓦峰 / 鲁朗林海。
观景台在百米以外的山谷半空,下车走到观景台,要通过一条长长的木制的长桥,桥很宽,有栏杆,微微朝下延伸。这条悬空的“栈桥”本身就是观景的绝佳处,栈桥两侧古木参天,树姿优美,底下还盛开着一簇簇的杜鹃。

大美西藏美在意外【9月1日多云上午】

导游给了足够的时间,我们从容过“桥”,从容观景。缓缓走过百米栈桥,便来到一个“悬”在山谷半空的圆形观景台。因为其位置特殊,伫立观景台,你就置身山谷空中。此刻,凭栏眺望,自然获得不同寻常之视角。你处在群峰的包围之中,更准确地说,你就处在参天古树的包围之中,层层叠叠,上上下下,密密匝匝,郁郁苍苍;更准确地说,你跟原生态的大自然处在零距离的状态。
侧耳可闻,山涧溪流的淙淙流水声;
放眼可见,跳跃啁啾于古树枝头的不知名儿的鸟雀。
更绝的是,刚才还是碧空万里,林木生秀,霎时,不知从哪儿来了云海,云雾滚滚,自上而下,一下子,遮挡了对面的青山,翻滚下泻的云海,不就是被称为“瀑布云”的庐山云海吗?转眼,云海又忽然变得薄如轻纱,四周的群山,群山中的苍翠古木,又渐渐显影,再转眼,轻纱撩起,薄雾散尽,又还你一个“鲁朗真面目”。
清代袁枚在游记《峡江寺飞泉亭记》中就谈到了审美环境情况对审美效果的作用。文中说:“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他指出“天台”、“雁荡”、“匡庐”,这些瀑布未尝不奇,但“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虽欢易别”。说到粤东峡江寺瀑布,他笔锋一转,指出:“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于是水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诗兴大发,“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他认为“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站在观景台上的我浮想联翩。
-- 眼前的长长的木制栈桥和宽大的观景台不就等于“峡江寺飞泉亭”吗?
-- 袁枚的所谓“从容以观”,不正可以用于今日之观云海,看林海吗?
-- 袁枚之所谓“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不是可以改成“以人之逸,待云之劳,去九天银河置平台间作玩”吗?
置身如此奇境,文思汩汩如瀑,我取出手机,给远方的亲友发送短信。
精彩最是鲁朗行,
庐山松云瞬变银,
草甸杜鹃片片红,
……
-- 同志,你穿我的熊皮衣照一张相吧。
打油闲诗正在吟诵,过来一个藏族姑娘,打断了我的思路,她皮肤黝黑,目光羞涩。
-- 哦,小同志,我不穿皮衣。谢谢。
(已久不习惯被称呼“同志”了,不知咋的,这里至今还保留 “同志”这个称呼,不假思索,我用“小同志”回应)
-- 老同志,你就帮帮她吧。(旁边一位女孩对我说)
-- 嗯……(正考虑这个“帮帮她”是啥意思,因为说这话的女孩手里也拿着一件兽皮大衣)
-- 老同志,她爸病了,正在林芝医院治疗,需要花钱哩。
女孩一边说,一边扑扇着她的眼睛,眼中透出哀求和清纯。
-- 那,你……。(我欲言又止)
-- 今天,我已经开过张了,她还没开张哩。
不用问了,我知道小女孩说的“开张”这个大词是啥意思。
-- 好,那就拍一张,当一回藏族老头。(我爽快地说)
-- 不是藏族老头,是藏族姑爷。

大美西藏美在意外【9月1日多云上午】

没想到,小女孩的汉语这么好,她们两人,一个为我穿熊皮大衣,系腰带,一个帮我戴帽子。
照毕,口袋里掏出一张20元的人民币。
-- 算了,你拿去吧,不用找零了。(我说)
-- 不是找零,要找你10元。
-- 我们村里规定,每次服务,收费10元。
两个女孩先后跟我说。
-- 她们就是这样,刚才我也多给了,她们就是不要。(同团的一位团友,过来跟我说)
-- 啊,是这样。(怔怔地,望着她俩,我一时不知说啥是好),那,那我跟你们两人合影一张,行不行呀?
-- 行,当然行!
于是,请我的团友帮我们三人拍摄了以下一幅照片。


大美西藏美在意外【9月1日多云上午】

-- 合影,收钱吗?(我问。在云南大理城门下,白族姑娘跟你合影,是要收费的。据说,那些姑娘是职业“陪照”)
-- 不要。
-- 你把我们当什么人啦?
-- 我,我……(居然一时语塞)
-- 你们看,南迦巴瓦峰露面啦!
-- 南迦巴瓦峰露面啦!
-- 美,实在是美!
团友一个接一个呼叫起来,我转身一看,只见云雾散尽,圣洁的南迦巴瓦雪峰,露出了真容!
-- 美,实在是美!
对准两位女孩,对准她们背后的山影,对着远方的圣洁雪峰,我也大声地说。
原本羞涩的目光,此刻,也笑意盈盈。 
2010年8月8日星期日初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