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趵突泉“激湍”中有康熙身影?【8月7日立秋日午休之余】

(2018-08-07 15:22:52)
标签:

趵突泉之激湍碑刻

分类: 寻踪山水


【转】趵突泉“激湍”中有康熙身影?【8月7日立秋日午休之余】

   作者按语:在我国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遍布着流传久远的楹联匾额和碑刻摩崖。对于其上的古人题字,我们习惯于按照当下的文字符号系统进行辨识和解读。一有不符,便妄加猜测,或者武断地认为古人写错字,或者认为这样书写大有深意。一些导游还信口胡说,瞎编乱造,忽悠误导游客,相沿日久,以讹传讹,以至积非成是,谬种流传。这不仅是对我们古代先哲的戏说和污蔑,也是对民族文化的极大不尊重,因此非常有廓清的必要。本人为此特写出一组“名胜古迹‘著名错字’辩诬”系列博文,从文字学和书法的角度探根求源,以期还历史以真相,还古人以公道。

趵突泉“激湍”中有康熙身影?
 ——名胜古迹“著名错字”辩诬之五十三
 杨立新
    在这组系列博文之二十三《趵突泉:500年难解之谜》中,我们曾谈到趵突泉石碑上的“突”字为何少了一点。其实,在趵突泉石碑的不远处,位于泺源堂北面的一座院落里,还有一个“著名错字”,就出在那享誉天下的双御碑上。
    这通双御碑,为康熙、乾隆祖孙两代皇帝合题,碑阳上的“激湍”二字,为1684年康熙三游趵突泉时所题,碑阴则为乾隆1748年的题诗《再题趵突泉作》。一方石碑,存留了祖孙两代皇帝的御笔,故被称之为“双御碑”。
    但是不知为何,康熙所题“激湍”二字中的“激”字,中间部分却写成了“身”。导游解说时告诉游客这是个错字,说康熙之所以这样写,一是表示自己醉心于趵突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壮丽景观;二是有“如朕亲临”的意思,既赞叹了趵突泉,又显示了帝王的身份,可谓一举两得。
    按导游的说法,康熙这样写是要把自己的“身影”留在趵突泉的“激湍”中了。然而反过来想一想,作为“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一代帝王,为何要贪恋这股清泉呢?如此又将帝京玉泉山的“天下第一泉”置于何地呢?导游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实属牵强!
    其实,康熙“激”字的这种写法确有所本,并非错字。从下图我们可知,王羲之、柳公权、赵孟頫这些大书法家都这样写过,康熙不过是学步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