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2018-02-07 09:51:39)
标签:

今去城隍庙

路过沉香阁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过城隍庙沉香阁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题图二:家门口新开张的益丰大药房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今日大寒又大晴,2018年2月6日,广州归来已经一月有余,久静思动,想到已有半年未到城隍庙,故一早出门,直奔城隍庙而去。上海电视台曾有报道,上海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看灯当然夜晚最好,但是年过七旬,咋挤得过年轻后生,所以出于自知之明,还是趁着白天去“赏灯”吧。
    以往到城隍庙,在德平路上723路公交,即到城隍庙门口,但是,723路公交行车间隔时间较长,非高峰时段,在20分钟以上,因此早有试一试别的路线之心。隧道六线到福建中路,从福建中路到城隍庙不远。于是,今日去城隍庙走了一条新路。因为浦东大道在修建地铁,封路,隧道六线也七转八弯,兜了圈子。在福建中路下车,即上梯,翻阅延安路高架。上了高架,见到气势不凡的楼宇和高架路,拍摄了几幅照片。
    还要走过金陵东路,而金陵东路则是上海著名的广东骑楼集聚地,过金陵东路,拍摄了两幅骑楼照片!
    走新路总有新景新发现。
     在进入城隍庙范围之后,先走过一条陋巷,陋巷之陋,与城隍庙气派的飞檐古建筑构成鲜明对照,不远处的全球第二高的上海中心昂首天外,更是与陋巷构成了天差地别。这种区别,或曰呼应,倒也蛮有点味道。时代之变迁,由此可见一斑哟。
    到过城隍庙多次,也听说过沉香阁多次,但是一直无缘路过。今日走了一条新路,从“斜刺里”进入城隍庙,不料,走入“沉香阁路”,见到了沉香阁!
    沉香阁前有四柱三门重檐翘角牌楼,上有“沈香阁”三字,而非沉香阁。为啥?我估计古字中无“沉”字,而沈、沉二字又相通,故“沉”字写成“沈”字,以示佛寺之古老吧。晚上归来,上了百度,我的猜测正确。 
    沉香阁,不可小觑也。它和玉佛寺、龙华寺、静安寺、圆明讲堂等五所上海的佛教寺院于1983年4月同时被国务院列入全国142所汉族地区重点寺院。沉香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建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名为慈云寺,但民间仍称它为沉香阁。整个寺院颇具规模,前有弥勒殿,山门石坊;中有大雄宝殿、沉香佛殿,还有造鹤轩、前殿禅堂及左右厢楼。阁的建筑形式庄重典雅,在整座寺中显得非常突出。阁在清代为邑城官员祈晴祷雨之处,上海在未建万寿宫前,皇帝皇太后生日也在这里朝贺。因而香火旺盛,誉满上海城。
    沉香阁又称慈云禅寺,位于上海市南市,初创了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上海市著名的佛教比丘尼道场。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在南市区沉香阁路,占地2378㎡,旧名慈云禅寺,上海唯一供奉沉香观音的寺院.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有沉香观音像浮至淮口,时潘允端督漕淮上,奉归建阁。”
    故名沉香阁,为潘允端的家庵。
    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屡经修葺扩建,有山门石坊、弥勒殿、大雄宝殿、沉香佛殿及鹤轩、前殿禅堂等建筑。
    观音像为名贵水沉香本雕成,为佛寺所独有,雕像屈一足,一手上,作凝思状,神态自然逼真。每逢雨天,芳馥四溢。
    上海未建万寿宫前,每逢皇帝、皇太后诞辰、上海官员以此为朝贺之处,同时此处也是人们祈晴祷雨之所 。
    1981年国务院颁文,将沉香阁列为全国142个重点开放寺庙之一。
    1989年为上海佛教协会收回,修复沉香阁和大殿,1992年修牌坊、天王殿等,沉香阁成为国内最大的尼姑庵之一。寺东有名僧应慈法师纪念堂。
        观音阁飞檐翘角,古奥典雅,阁上有横匾,上题“南海宝筏飞渡观音大士阁”。
    底层为丈室,楼上供沉香观音,观音高1米许,坐姿,屈一足,垂首于膝,首微侧,作凝思状,称“如意轮观音”。
    每当雨天,沉香芳馥四溢。此为明代督漕潘允端自淮水所得,时年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因此,沉香阁建寺至今已近400余年了。
    《隋书》记载,隋时有使出访马来诸国,其中赤土国赠沉香观音,使者回国晋见隋炀帝时,在淮河遇大风,船翻像沉。至明时为上海豫园主人潘允端所得。
    沉香观音沉于淮河千年未坏,却毁于“十年文革”,现在的沉香观音系香港信徒捐赠的。
    观音阁两庑左为伽蓝殿,供关羽,其左关平捧印,其右周仓持刀。右室有40臂观音,此为简式千手观音,左室为客堂。右庑有应慈法师纪念堂。
    整个寺院颇具规模,前有弥勒殿,山门石坊;中有大雄宝殿、沉香佛殿,还有造鹤轩、前殿禅堂及左右厢楼。阁的建筑形式庄重典雅,在整座寺中显得非常突出。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未入城隍庙,先见沉香阁【2月7日阳光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