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步入荔湾湖,做做遛鸟的样子
题图二:抱一抱荔湾湖的巨榕
12月27日上午10:30分,在泮溪酒家享受了一顿正宗的广州早茶,大概近两个小时吧,10:30光景,走出泮溪酒家,顺便拐入附近的荔湾湖公园。这是我第二次进入此园。第一次是2014年3月8日,广东十日游,途径广州,玩了两个景点,一个是陈家祠,另一个就是荔湾湖公园。当时记得,众团友议论纷纷,认为此乃广东十日游最差的一个景点。这哪里是什么景点,分明就是百姓健身地呀。今日重游,印象大变,赞啊。荔湾湖公园。这里不仅风景不俗,关键是,今日之荔湾湖让我真正见识到了幸福!幸福的广州老年人,幸福的荔湾湖!
可从下列照片看出:打拳的,唱歌的,在地上写大字的,吊嗓子的,独步的,遛鸟的,带小孩出来溜达的。见一遛鸟老人,聊了两句,借他的鸟笼,右手托之,做遛鸟状,请小张为我留影一幅纪念纪念,还和遛鸟老者合影一幅。
曾经两次到美国,美国的街心花园多呀,有密林,有喷泉,有雕像,有松鼠和飞鸽......,缺少的就是晨练者,尤其少见晨练的老年人。他们到哪儿去啦?我为他们遗憾。
假如他们到此,到今日之荔湾湖,他们会有种慨叹:幸福,广州!幸福,广州的老人!
其实,他们应该慨叹:幸福,中国,幸福,中国的老人!
2014年3月20日我博客发表了游览荔湾湖的图文。文字部分如下,今日读之,有味啊。
广州,景点多多,出了陈氏书院,大巴驶到荔枝湾公园。
这是广东十日全景游中唯一举伞观景的一日。荔枝湾在我们的行程表中,荔枝湾被如此美化:
荔枝湾,素有“小秦淮”之称,是广州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可以领略岭南西关文化风情,品尝西关特色小吃,购买广州老字号的正宗特。
此言不虚。网上有如下介绍:
历史上的荔枝湾涌故道北至洗马涌,和象岗西面的芝兰湖(现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相通,南至黄沙注入珠江,“广四十里,柔五十里”,是广州市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荔枝湾的兴起与繁盛:相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村为驻地,且开始经营这一名胜。其后经过千百年来人工与天工的巧妙结合,成为广州著名的消夏游乐地。在唐代,那里建有著名的园林名胜“荔园”,南汉时,又建有皇家园林“昌华苑”,每当荔熟之时,皇帝与妃子及臣子在那里赏荔游乐,称“红方宴”。明代这里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清嘉道年间,岭南一代名园“海山仙馆”,宛如人间仙境镶嵌其间,“夏日,泊画船绿荫下,枝叶荫覆,渺不知人间有盫蒸气。”每当“荔枝红熟,绿树丛中,如缀如缯,游人乘画舫泛舟溪中,歌吹相鉴。”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解放初。
虽然她后来由于人为与自然的种种因素,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荔枝湾在历史的风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却依然存在,在荔湾湖公园内保留着一段长约400米的故道。两岸古树嵯峨,浓荫掩映,一派岭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情,弥足珍贵。
荔枝湾的衰败: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再加上四十年代末期荔枝湾附近成为了广州市近代工业的基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
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历史。
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在2009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曾经的荔枝湾从历史变成现实。
举伞游此湾,也有情趣。但是众游客在结束广东十日游时,却将“荔枝湾”列位“最差景点”。甚至比不上上海的静安雕塑公园。
真乃此一时彼一时,今日观之,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岂能与荔湾湖一比高低?当然,荔湾湖美,美得多啊。
以下两幅照片,上幅是泮溪酒家大门,当时导游让我们在此集合,孰料三年之后,在此名店有了早茶!
第二幅照片是荔湾湖公园的戏台,如今戏台犹在,唱戏人换了。
照片右下角的日期和时间为证。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