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在土耳其抱了个“土娃”
题图二:伊斯坦布尔街景
我们乘坐土耳其航空公司的航班飞机,从开罗国际机场起飞,越过地中海,两个小时之后,到达伊斯坦布尔的耶希尔科伊机场,接着办理入关手续,然后乘车前往老城区,未入酒店住下,即开始在伊斯坦布尔的旅游行程。
从埃及到伊斯坦布尔,反差之大,至今留下难忘印象。说得粗俗一点,宛如从乡下来到城市,并非从山清水秀的乡下来到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城市,而是从邋里邋遢的乡下来到明亮整洁的都市!
接机的年轻导游直接把大巴开到了一个位于海峡边的大市场。如果说,在埃及的市场,生意人拉着你让你选购其货物,那么这里的市场,市民则是在悠闲享受生活,吃着,喝着,买着,说着,笑着,人人脸上显现自信和惬意,而在埃及则是另一番景象:人人都在为生计而愁,而拼搏。穷与富,无非一个钱字,穷人在为挣钱而活着,富人在为消费而享受。--
这就是开罗与伊斯坦布尔之别。而这种区别有带来了环境的迥异,一个是灰头土脸,一个是靓丽多彩。一个是碧蓝的海峡,一个是灰蒙蒙的老旧都市也。
如此行程真好,假如先到土耳其,再到埃及,游兴将折兵,精彩将损将矣。
伊斯坦布尔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亚洲大陆最西端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其中间部分是马尔马拉海,南端叫达达尼尔海峡,北端叫博斯普鲁斯(伊斯坦布尔)海峡,总称黑海海峡。此“黄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尔就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南端。从这里出发向北从海上直达黑海沿岸各国;向南接着地中海,从海上可通欧、亚、非三个大陆;站在伊斯坦布尔的高处向西望去,欧洲大陆近在咫尺;向东虽有帕米尔高原阻隔,但200O年间丝绸之路上商贾不断往来。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成为洲际交通枢纽,而且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悠久的古国名都伊斯坦布尔建于公元前668年,旧址是古希腊的城邦国拜占庭,后来经过战争和重建,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于公元330年由君士坦丁大帝改名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该城以后,才开始叫伊斯坦布尔。从那时起一直是土耳其帝国的首都。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迁都安卡拉,但伊斯坦布尔仍然是土耳其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伊斯坦布尔不仅地理上横跨两洲,而且还兼收并蓄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之精粹,从而成为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随之遗留下许多源远流长的名胜古迹。伊斯坦布尔现有40多座博物馆、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这些美丽的建筑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东西方交汇点的生动见证。
我们在一个名叫“凤凰阁”的中餐馆午餐,正宗的中餐啊,众团友胃口大开,饱餐一顿。在土耳其的旅游由此开始。
在埃及亚历山大游览时遭到抢劫的宁波女团友,悻悻然回国了。我们八人,实际上已是强弩之末,十天的埃及之行,从北到南,再由南往北,再朝西,再朝北,回到开罗,一路旅途劳顿,体力付出较大。好在伊斯坦布尔的靓丽,让我们一洗征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