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844744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观荷西堤,有失有得【8月19日上午】
(2017-08-19 09:00:17)
标签:
颐和园西堤第一印象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小船悠悠到西堤
题图二:西提大片荷花,远望玉泉山
到过颐和园五六次之多,但是,从未到过西堤。为什么西堤会引起我的注意?在观荷季,在我博客的个人中心,经常读到美文美图,在颐和园西堤观荷的美文美图。经常让我心动。
颐和园和圆明园乃京城观荷胜地,而颐和园之观荷佳所在西堤也。
据查,颐和园的前身
清漪园
位于北京城西北,距紫禁城约十五公里。在园林诞生之前的几百年间,这里原是一片湿地,湿地北面有座山叫瓮山,山前的小湖叫瓮山泊,后改名为西湖
。
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初冬,成千上万民工来到瓮山西湖,他们将西湖进行了清淤、疏浚、扩大。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春,乾隆将整治后的西湖命名为昆明湖。从此,昆明湖成为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
在瓮山西湖疏浚开始那年,宫廷画师董邦达曾经奉旨南下杭州,绘制了一幅西湖景色全景图。后来,乾隆下江南时,就随身携带这张西湖全景图。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曾六下江南,而其中三次是在清漪园建设中。至此可知,乾隆是早有预谋、有目的、有组织地将江南各地,特别苏杭地区的园林特色复制到清漪园。
而西堤正是最好的印证。杭州西湖上有苏堤,昆明湖上就建了西堤。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西堤上也建了六座桥。就连苏堤沿岸种的柳树也复制到了昆明湖的西堤。时至今日,还有十九株当年的柳树依然在景色妖娆的西堤。
但不一样的是苏堤是笔直的,而西堤是蜿蜒曲折的。在西堤六桥间的柳桥和练桥之间还建有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命名的景明楼。另外西堤身处北方园林中的,因四季分明的变幻,使得景色更加引人入胜。
今日登上西堤,第一印象:确实多荷花,面积大,且花多,但有上海世纪公园“野荷”的味道,而且由于堤岸较高,只能远观,而不能近观。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水滴让硕大的荷花花瓣无法挺秀。所谓西堤观荷,没有收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意外的是,西堤远看似乎有点荒凉,地处颐和园的“荒郊野外”,不料,西堤之上有画梁雕栋之楼台亭阁,气势不凡,尽显当年皇家气派也。
我的欣赏视角就从观荷自然而然转移到欣赏西堤本身之美来了,所谓
得于失之时
。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今日去嘉定参加复旦同窗洪志富追悼会【8月18日夜】
后一篇:
西堤观荷受挫,改作细看西堤【8月19日午休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