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2017-07-07 14:51:11)
标签:

拍荷者的姿态

杂谈

分类: 市内闲逛
题图一:单膝下跪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题图二:单脚落地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全开的,半开的,欲开而未开的;有孤芳自赏,昂首天外的,有蜷缩于荷叶底下,借“伞纳凉的;有彼此偎依,悄悄说话的;有抬头张开好奇双眼,初识这个全新的世界的;有对着平静的湖面静心梳妆的;有铅华洗尽,露出鹅黄色莲蓬的,似乎在诉说“今生苦短”.......。
    一池荷花,演绎着无穷的故事,若是展开想象之翅,容易令人联想到世间百态: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自命清高,失魂落魄,春风得意,光彩照人,相依为命,相辅相成,有冲天之志,无飞天之力 ......。
     7月4日早晨,盘桓于小小的荷花池边,除了观荷拍荷,其实,今日来此拍荷者,也是一道风景。
     拍荷者会摆出各种姿态,而一种美的姿态,与池中荷花荷叶构成了一种呼应啊。
     请看题图之一和之二照片,前者单膝下跪,动作协调,后者单脚落地,拍姿亦美!由于在柳岸一次次抓拍大鸟,让我手疾眼快,抓拍成功,两位拍者便及时入镜。
     人们说,红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但是,我想:一池荷花虽好,也要有观荷者拍荷者相扶啊。一池荷花和周围一圈的观赏者和拍摄者,彼此呼应。花因人而更美,人亦因花而更俏!
     植物也是一种生灵,尚未见到这样的研究课题:观者众,则花开得更盛更艳!      
     这也许是我们的“单相情愿”,而非植物界的固有规律。植物花卉能感知自然界阴晴雨雪之变,岂能感知世事变迁和人心向背?如能如此,盛唐诗人岑参就写不出他的名诗《山房春事·其二》了: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诗人在远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就象听到丁丁的伐木声,更感到山谷的幽静一样,这突然闯入他的视野中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春花却依旧盛开。“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庭树不知”;不说此时梁园颓败,深可伤悼,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却说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感情极沉痛,出语却极含蓄。
    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历来运用反衬手法表现吊古主题的作品固然不少,但有如此诗老到圆熟的,却不多见。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人民公园荷塘边的拍荷者【7月7日小暑之午休之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