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又到湖心亭
题图二:第一次见到豫园售票处排起来长队
从家门到城隍庙的大门,搭乘736路公交,耗时一个小时,感觉比上班的日子要通畅许多。10点30分,即进入城隍庙的大门。今日是端午节,城隍庙内的游客熙熙攘攘,比平日要多了,有点人挤人的味道。不过,还没有到挪步困难的地步。城隍庙的小商品市场闻名全国,其中自然少不了的是上海的特产。走过“老城隍庙五香豆”的店铺,自然想到:上海的特产少得可怜,五香豆大概算是一个品牌了。小时候第一次吃到五香豆,确实,有天下第一美味的感觉,细细地嚼,慢慢地咽,满口腔的是奶油香味,搀和了豆香。令人难忘啊。
几十年之后,五香豆依旧不倒,依旧是上海的名牌零食,但是,总觉得有点不以为然了,因为饥饿年代已经远去,林林总总的零食潮水般涌来,有谁还惦念着那味道单一,硬硬的,干干的蚕豆呢?有时候,到外地去会客,带了一点城隍庙的五香豆,作为小礼物赠人,实在有点感到拿不出手。总免不了加上一句:这是上海的名牌产品。也不知受赠者的感觉如何。
我和女儿在人流中前行,不能甩开大步,曲曲折折,磕磕碰碰,随人群走,竟然不像往日那样直接上九曲桥,而是斜刺里来到了豫园大门外。这里更加拥挤,有拿旅行社小旗在大声吆喝的导游,还有操着各地口音的游人,站满了门前的空地,等我们来到售票处的小屋前,更是从未见到过的景象。小窗口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见题图之二照片)。想来今日之豫园也是人满为患。
来此多次,甚至知道哪儿是拍照取景的好地方。面对着售票小屋,紧挨着荷花池的围栏,这里拍照,可以取湖心亭为背景,于是,我和女儿轮番对拍,后来还请正在此站岗的保安为我们拍照。
保安是个中年男子,节假日在此值班,很是辛苦。也赚不了几个钱。
当保安把手机递还给我的时候,叹了一口气,长长的,还说道:到底生女儿好啊。
这一声长叹之背后,肯定有他的人生故事,人生感叹。故事也许可以告人,也许不便告人。他正忙,我们也无暇与他搭讪,与他闲聊。再说,这儿人群拥挤,也不是闲聊的地方。
还好,今日之九曲桥没有限流,我们随到随上。每逢节假日,尤其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九曲桥就成为上海旅游景点拥挤度的一个标杆,当然也是上海维护游人安全的一个重点场所。
端午小长假三日,今日是最后一日。天公作美,一直晴天。端午的太阳直晒在九曲桥上,气温明显升高,没有夏天热辣辣,但是,热感明显,体感就不怎么舒适了。这不是吗?夏天已在跟前了呀。
九曲桥,确实是游城隍庙的必到之处,过九曲桥而入湖心亭吃茶的游人却是寥寥,今日也不例外。不是他们舍不得那点茶资,而是舍不得宝贵的在上海逗留的时间,要尽量多跑多看一些景点呀。
可以说今日走过九曲桥的游人90%以上来自外地,像我女儿和我这样的上海人能有几人?
到湖心亭茶楼下,不见“上海评弹团在此献演”的大广告牌,心中生疑:咋了?今天不是周二吗?周二下午二楼的宛在轩有免费的评弹演出可以观看啊。2月28日,我到此吃茶,就观看了一场评弹演出。
此时,我跟女儿并不想直接进入湖心亭茶楼,我先进入湖心亭,向一位眼熟的服务员打听:今天下午有评弹演出吗?
--
对不起,今天没有。(老服务员很客气地回答)
-- 今天不是星期二吗?
--
是星期二,但是,每逢节日,演出取消。
闻之,我心一沉。唉,世间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今日到湖心亭吃茶,就是冲着星期二,可以边吃茶,边听听评弹呀。节日里,应该加演才对,评弹演出,咋的说取消就取消了呢?你跟谁去说理?谁来听你的?
眼看,午餐时分已近。我们便走过九曲桥,直奔西首的春风松月楼而去。趁早食客少,到那儿去品尝赫赫有名的素面和汤包。上海人有句话说:白相城隍庙,吃素松月楼。坐落在百翎路23号的松月楼是一个吃素的好去处,那儿出品的菜包,要排长长的队,且每只菜包价格是3.5元!2月28日因排队太长,而没买成。今日运气如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