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如此高度的桂树,最适合赏桂
题图二:平视,可得美图
10月18日桂林公园赏桂归来,晚餐和夫人面对面,夫人问:柳岸的桂花和桂林公园的相比,有啥区别?夫人问得随便,我却认真作答,因为实在有话要说。述毕,夫人总结:柳岸桂花是野桂,桂林公园的桂花是家桂!
一语中的!关心我博客和微信者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我没少花时间赏桂柳岸,照片也没少拍。因此10月18日进入桂林公园,两者之区别立现,感慨即生哦。
在柳岸,从来未见绿化工修剪桂树,或为桂树施肥。自种植之后,夸张点说,基本处于“野生”状态,任其自由式疯长状态。柳岸桂树,个个成了高个子。身高1.74米的我,进入柳岸不得不“抬头赏桂”了,拍摄桂花之“微距照片”,即特写照片,则需要高举双臂,甚至踮起双脚。有拍摄桂花照片经验者皆知,桂花的“远望照”,实在少有欣赏价值。唯有微距照,才能出彩,才有味道。举臂垫脚,手中相机则难以持稳,且转了一圈下来,竟然小有累感哦!
进入桂林公园,感觉大不一样。桂树可以长得高高大大,但是缀满桂花的枝头一定要“亲民”哟。公园内的桂树有园丁看护,施肥、修剪、维护、浇水、杀虫
......。所以,园内桂树,郁郁苍苍,桂花密度大,个头大,香气十足,更可喜园内桂树个子虽然很高,但是缀满桂花的枝条,并非高高在上,十分“亲民”,平视即可赏桂,让你看个真切,拍个惬意!无需举臂,无需垫脚。轻轻松松赏桂,轻轻松松拍照。只有从柳岸来,才能有这种感觉,才能知道啥是“家桂”,啥是“野桂”。
柳岸,及上海大大小小的居民小区,高档的,低档的,皆不乏桂树,但柳岸桂花,小区桂花,其种植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很少会考虑桂树品种的搭配。因此,品种也较为单一。
而桂林公园就大不一样了,1958年8月1日开放之前,园内遍植20多种桂花树,据此定名为“桂林公园”。陆陆续续,一次又一次,补种金桂、银桂、丹桂等数百株,“桂树之林”,名不虚传。据说,全园植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石山桂等二十三个品种1000余株。
作为一般游客,只知道丹桂和金桂之间的差异,不会深究金桂和银桂之间存在什么区别,更不会计较哪一种桂花香气最浓。
桂花季节来到此园,你就会发现,一团团、一簇簇的桂花缀满枝头,同样是黄色,其色泽之深浅,区别还是很大。黄白色的银桂、金黄色的金桂、橙红色的丹桂.......
甚至桂花粒子的形状也非完全一模一样哦。
桂花花期长短,相对固定,一周左右吧,但是,桂花何时盛开,却缺乏规律,盛花期之一周时间,大概会落在每年的九月底到十月之间,到底会落在哪几天,几乎每年有变化!
我曾经在2011年9月28日在杭州万松书院观赏到盛花期的桂花,心满意足,满以为找到了赏桂的最佳时间点!但是,2012年9月28日,我贸然前往,满心期待万松岭成为“万桂岭”。结果失望啊,桂花之花苞仅在枝头初露!演绎了一场“赏桂不见桂”的黑色幽默。哭笑不得!
今日,2016年10月18日,正值桂花盛花期,今日的桂林公园可称“香园”矣,桂花,可谓“触目皆是”,我手持华为P9,在园内转悠,观赏与拍摄交替,赞叹与怀旧齐飞!
赏桂,对桂树高矮有要求,题图之一照片,可以说明理想的高度。此照拍摄于桂林公园之“西园”,面积不大,但桂树密集,流连于此久矣。
所以说,赏桂到桂园,闻香到西园哦。
由此门入主园
四教厅对面的“八仙过海”群雕
四教厅
栩栩如生
四教厅外,左角,有一株丹桂
丹桂灿烂
一簇簇,一丛丛,一串串
一幅接一幅
最大的一簇
非柳岸之“野桂”所能见也
惜不能逮住袭人之幽香
一块化石
认真写生
写生对象:双桥和船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