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2016-03-19 12:28:49)
标签:

武隆天坑

旅游

文化

休闲

地心之旅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走向坑底
【下了观光电梯,再走一段下山的石级就是古代驿站,据说是张艺谋为了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新建的。到了坑底,就基本上走平路,就能仰观天坑奇观了。腿脚不利索者便上了滑竿。到头来,坐滑竿者发现,其实路并不难走。】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2012年10月11日上午船靠涪陵,上了等候在岸上的大巴,就直奔武隆而来。令人惊叹的,一路沿山路而行,右侧是山,公路就是硬性从山岩里凿出来的,左边则是乌江,乌江那碧蓝的水,引起团友阵阵惊叹。
    最近,在CCTV的广告上,武隆天坑时常露面,被描绘成“地心之旅”,颇具引力。
    在景点方知,武隆的天坑更多地被称为“天坑三桥”。它位于重庆市的武隆县城东南20公里处,景区内游览路线从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天生三座规模庞大,气热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三桥平均高200米以上,桥面宽约100米,在距离仅1.2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如此庞大的三座天生桥实属国内罕见。
    景区林森木秀、峰青岭翠、悬崖万丈、壁立千仞、绿草成茵,修竹摇曳、飞泉流水,一派雄奇、苍劲、神秘、静幽的原始自然风貌,以山、水、瀑、峡、桥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其中天生三桥,飞崖走壁、擎天一柱、绿茵生辉、翁妪送归,仙女洞等景点引人入胜,使人留连忘返。新增的洞内自然岩壁攀岩项目,极具挑战性。
     当地居住了不少土家族居民,他们大多生活在山区,喜居吊脚楼,屋基前低后高,部分房屋悬空出来。房屋为“干栏式”全木结构,底楼作畜舍或搁置农具,楼上住人。楼的四周铺设走廊,雕栏花窗,屋檐呈鱼尾上翘。整个建筑飞檐翘角,凿龙画凤,雕栏花窗,描红着绿,色彩斑斓。
     天龙桥即天坑一桥,桥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顶天立地之势而得名。一桥桥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宫,即壮观又神奇。
    青龙桥即天坑二桥,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桥。桥高350米,宽150米,跨度400米,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忽明忽暗,似一条真龙直上青天,故名青龙桥。
    黑龙桥即天坑三桥,桥孔深黑暗,桥洞顶部岩石如一条黑龙藏身于此,令人胆战心惊。黑龙桥景色以其流态各异的“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雾泉”四眼宝泉而独具特色。
    我的第一感觉确实非常震撼。
    神农架的板壁岩比昆明的石林更精彩,而武隆天坑则比其他的地质奇观更精彩,比如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比如桂林的喀斯特地貌,等等。
    在接下去三个小时的游览中,基本走平路,天空下着毛毛雨,戴了帽子,就不必打伞。心情之好,从以下影像中可见一斑哦。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一步步下武隆天坑【3月19日午餐时分重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