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
杭州产茶,也多吃茶处。浙江大学一位教授跟我说:一天换一处吃茶,一月之内,保证你天天入新茶室。此言不假!据我吃茶杭州的经验,吃茶杭州,非进山,即频湖。而进山吃茶的最佳处乃抱朴道院也。
题记二
道家的“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八字箴言,极富现实意义。道院内的几幅楹联,尤其是“元辰殿”前廊柱上的楹联,更是通俗诠释了这八字箴言,振聋发聩哦。
-----------------------------------------
2015年12月25日,圣诞节也。此次杭州行第三日,重头戏啊。步履轻轻捷捷,走湖滨,上断桥,入北山街,登宝石山,过“纯情年代”茶室,从宝俶塔之塔基过,上“宝石流霞”小亭,接着,就要走过一段颇为艰难的巨石夹缝中的山道,石级湿滑,过道有窄,非侧身不能过也。四周寥寂,不见游人,假如滑倒,将十分无助,故步步为营,甚至手足并用。
这段“阎王路”,还是很有一点石趣,通过之后,就是平坦易行的山林石道了。
非旅游旺季,加上隐晦湿冷,山林小道,静谧异常,竟生几分荒凉感,让独行的我想:斜刺里奔出一头野猪......。还想:这里拍摄“武松打虎”的电视剧可在此选外景呀。
内心其实很是欣赏杭州的这个环境,从车水马龙的北山街上坡,20分钟之后,你已经置身密林,甚至有野猪之虞!
一人独行。毛宁的《涛声依旧》有一句: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且行且思:十年来,我行走这条山道多次,渐行渐老,这里的石道、树木、鸟雀,似乎没变,你们能不能接受我的改变?或者,接受今后我更大的改变?
漫无边际的思绪,纷纷扬扬,洒落一路。这就是独有的妙处。
两三个拐弯,一堵黄墙,醒目挡道。抱朴道院到了。
购票入内,5元一位。茶资15元而已。
--
又来啦?有两三年没有来了吧?(守门兼售票的阿姨认识我,轻轻说)
我定睛,阿姨老了不少。一句问话,让我感到心暖暖,宾至如归!10年来,吃遍杭州茶室,一次又一次,且一坐就是半日,所以,杭州茶室的服务员一般都认识了。
--
记性真好!两年半没来了。
今日路过宝俶塔下的“纯情年代”茶室,而未入,正确!吃茶,讲究的是一个氛围。且不说“纯情年代”已经与我相距甚远,它也没有啥历史渊源呀。
东晋道士葛洪曾在此炼丹修道,因此,西湖北岸的这个小山岭也被称为葛岭,并建“葛仙祠”奉祀之。抱朴道院的命名源自葛洪的道号“抱朴子”,现在抱朴道院的正殿也被称作“葛仙殿”,东侧为半闲草堂,南侧为红梅阁、抱朴庐,还有炼丹古井、炼丹台、葛仙庵碑等古迹。
抱朴道院面积不大,依山而建,上上下下,大有“上上下下通幽处”的韵味。“太极阁”是道院的制高点,那儿俯瞰苍茫之西湖,给人遐思哟。抱朴道院,你占据了葛岭一块风水宝地哦!
茶室有室内,也有室外,也并不十分宽敞,没有沙发,就是木制的桌椅板凳,一切简单。呆坐半日,并非真呆。
坐则读书,今日所带的是《秦观词选》,短短一首,读读写写,足够慢读细嚼半日哦。
起则逛院,入道院内,上下行走,走走停停,东张西望,道观内的一切,入目则引思考,甚至闻香火味,也能净心安神。路遇道士或道婆,交换一个眼神,或彼此一笑,亦可有所感悟啊。
闲逛抱朴道院,最有味者,莫过于道院内的楹联。
一直觉得西湖第一楹联在岳王庙内:
白铁无辜铸佞臣
青山有幸埋忠骨
自从2004年第一次入抱朴道院,发现其门厅正中有一副楹联:
一心学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稍作品味,我便认定此乃西湖之首联也。
且不说“道道”“穷穷”“缘缘”“份份”妙用汉语“顶真”辞格,两个“穷”,两个“份”之寓意小异,耐人咀嚼!
记得2012年春与三驴友游杭州,我当导游,从北山街过玛瑙寺,登山直达抱朴道院,其中一位摄影家老姚伫立此联前说:
品品此联,杭州之行足矣!
抱朴道院多楹联,有单纯写景者,有蕴含道家思想者,细细读来,慢慢品味,无一非绝品也。
元辰殿前廊柱上有联:
休言万般皆非命
忍让一步即是运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极阁前廊柱上有联:
鸟语花香何处更求阆苑
山明水秀此间便是蓬莱
门前碧水如宝镜
窗外青山列画屏
门厅内有联:
去留无意静观天外云卷云舒
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道家思想,就充盈于这些楹联之中啊。
在抱朴道院度过三个小时,读读楹联,看起伏之龙脊黄墙,观参天之古樟树,出入各殿,看菩萨端坐,香客虔诚,自然而然念及道教的核心思想。感觉成了一位精神富翁,此种感觉,“纯情年代”不可得也。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等等。
道家的“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八字箴言,极富现实意义。道院内的几幅楹联,尤其是“元辰殿”前廊柱上的楹联,更是通俗诠释了这八字箴言,振聋发聩哦:
休言万般皆非命
忍让一步即是运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回眸我的人生,大有“朝花夕拾”之乐。祖籍宁波,出生镇江,儿时差点沦为小乞丐,但是,数十年的人生,最后落脚上海交大。当年镇江的一个叫花子“小把戏”(镇江人称孩童为“小把戏”),成了名校的教授博导。我所翻译的《桃花源记》,与林语堂,杨宪益的所译成为译界研究翻译的比较范本。如此人生的跨度,纯属“水到聚成”,我一生基本做到了“为不争,利不害”,我的祖上就笃信“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今生远非一帆风顺,淌过激流险滩,遭遇疾风骤雨,好不容易在1964年考上了复旦大学,不料惨遇文革之国乱,竟然被分配到浙江一个海岛当中学老师!
时下,中国的大小监狱里,聚集着多少贪官污吏!一旦收监,便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自由。如果他们还有自由自在地到抱朴道院一游,抬头见到“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一定会百感交集,抑或滚哭于地。须知,从平民百姓干到一定级别,绝非易事!
急功近利,乃时下风尚。道家观点:忍让一步即是运。不认命,何来运?--
这个观点也许出乎许多人之意料吧?名利当前,怎一个争字了得!道家竟然认为,忍让一步即是运。
幸福,其实很简单,也许你不安过,也许你烦躁过,也许你激动过,也许你争取过,也许你放弃过。当你觉得寂寞孤单的时候,当你觉得你又一次失败的时候,不是上帝的不公平,只是你还没有遇到属于你的缘分。
缘分,妙不可言。
不属于自己的,就别勉强,因为那始终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努力再挣扎也只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放弃亦是一种美。美的有自尊,美的灿烂。
走来一圈,20分钟后,又回到我的“茶摊”,侧目一看,进入眼帘的,又是那幅我极为喜爱的楹联:
一心学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随缘,份外无求,是一种人性美,是人生真正的潇洒所在。在此勾留近三个小时,黄墙上始现太阳光影,天始放晴矣。真有点儿舍不得起身离开啊。和守门兼售票的老阿姨告别。
-- 啥时候再来呀?
--
一定会再来,时间说不准。(我答)
--
我很快也要退休了,每天上班要爬山,开始爬不动了。
--
注意身体,再见!(我和守门阿姨挥别)
出门西行,上坡,途中林木稀疏处可以俯瞰西湖,湖中小岛也朦胧有影。第一个目标是“初阳台”。伫立亭内,西望,可以平视宝俶塔。喜欢这个角度,因为平日里看宝俶塔,一是遥望,二是仰视。
【2016年1月24日上海爆冷日午休之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