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叙:与两位北京名师邂逅的故事【10月31日阳光上午】

(2015-10-31 15:08:00)
标签:

邂逅北京名师

绍兴兰亭大禹陵

旅游

文化

休闲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绍兴兰亭小门外,邂逅两位北京名师一家四口【日期时间见照片右下】
插叙:与两位北京名师邂逅的故事【10月31日阳光上午】
     题图二:当天下午在绍兴大禹陵,我们再次相遇 ,并合影留念
插叙:与两位北京名师邂逅的故事【10月31日阳光上午】

    今日(2015年2月10日)第二次到兰亭,发现可喜变化。小门外新添了语录牌(“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语录乃摘自《兰亭集序》。
    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译成现代汉语:以后的人看待今天,不过也就像今天的人看待从前一样罢了。
     此语录,2009年夏到此一游时,未见,今日读之,心生一阵感慨哦 →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语录牌前偶遇一对年轻夫妻,属于帅哥美女组合,还带了两个小孩。
     和他们两人聊起此语录,感到两位绝非等闲之辈。简聊,得知他们来自北京,教语文。
----------------------------------
    2015年2月10日,游览兰亭之后,我来到大禹陵。
    出大禹陵之山门,又见小湖,又见乌篷船,又见石拱桥。在石拱桥上留影一幅,接着便漫步出大门。从拱桥到大禹陵大门外公交车站,约行15分钟。一路景致不错,可以细赏。中途,有人在远处招呼我。不可能吧?此番独游绍兴,亦未通知绍兴的友人/熟人呀。细看,没错,身边没人,是在跟我打招呼呀。
    走进几步,一看,想起来了! → 原来,是今天上午在兰亭小门外的王羲之语录牌前初识的游客。一行四人,一看便知是一家子,帅哥美女的父母,加上一双子女。    
    他们给我的第一印象:夫妇俩学问不浅。再次见面,心生亲切感。
    我跟他们谈及:一篇《兰亭集序》就为中国成语作出不少贡献,比如:群贤毕至,等等。和他们兰亭分手后,一直在想,可惜到现在还没有想起。【注:等我回沪,才在原文中终于寻出两个成语:游目骋怀/放浪形骸】。
   继续交谈,得知:他们是来自北京的中学语文教师,毕业于我所敬仰的北师大;我也简单介绍了自己,好不容易找出一张名片,给了他们。
    不想,一日之内,同在绍兴,在兰亭/大禹陵两次相遇,非一般缘分也。
    此次交谈,得知他们的一双儿女原来是龙凤胎。我与我哥亦孪生兄弟,因此,对他们一家子就有特别的感觉。愉快合影,然后告别。
    回沪后,收到他们发来的邮件,上网,得知:张先生乃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上官老师是北京市第27中语文教研室主任,两人皆北京之名师也。还从邮件得知,他们在绍兴游了不少景点,后来又到杭州游览三日,全家四口,租了四辆自行车,骑车绕西湖一周,浩浩荡荡 ......。
    旅途邂逅,为上苍所赐之乐。以前的邂逅者形形色色,有网上打过照面的,有听过我的讲学的,有读过我书(书上有我照片)的,此次邂逅,别具滋味。
    今天,2015年2月10日,从兰亭的王羲之语录“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到大禹陵想起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年),恰好1250年之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禹庙》,从在兰亭偶遇,到大禹陵重逢北京一家子!
    咋的,忽然令我想起了清初诗人赵翼的《论诗·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上苍之安排吧!一次邂逅,分手就分手了。两次相遇,缘分不浅,还合影留念,还留下了微信,联系就方便了。
    今年2月,绍兴游。此后又先后到了杭州,河南,南京,常熟,杭州,台儿庄,在九三大阅兵之前就获得灵感,为啥不在九三阅兵之后去北京一游呢?上一次进京是2005年,到清华大学参加两岸翻译研讨交流会,一晃10年。于是决定2015年9月7日高铁去北京小住几日。
    北京两位友人得知我将去北京,非常热情,提出了旅游的建议和路线,还提出要陪我一游,请我吃饭,等等,让我不好意思。    
 
2月10日离开兰亭时再次在王羲之语录前留影纪念
插叙:与两位北京名师邂逅的故事【10月31日阳光上午】
与张老师在大禹陵合影
插叙:与两位北京名师邂逅的故事【10月31日阳光上午】
张老师一家在大禹陵之全家福
插叙:与两位北京名师邂逅的故事【10月31日阳光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