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2015-06-04 08:14:07)
标签: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

旅游

文化

历史

休闲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竟然是“让泉”!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题图二:醉翁亭竟然在此门中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开头写道: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从初中第一次读到这篇美文,就喜爱上了,而且,很快就会背诵,这么多年来,还会背诵。原文明明写了“酿泉”,而2015年5月16日来到醉翁亭,看到的竟然不是“酿泉”,而是“让泉”(请看题图之二照),何也?

    因为当日游览醉翁亭我们团没有请到讲解员,小导游又不会讲解。只能旁听了。但是游人拥挤,也听不出个名堂。归来百度,方有以下认识。

    让泉与酿泉差异
    位于滁州醉翁亭畔的两峰之间,有两峰让出之意,故名曰: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根据手边所掌握的有关资料,查对其中所收录《醉翁亭记》内,针对于让泉的记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简述如下(评注后文字,为笔者所加):
    一、北京出版社《中国历代散文选》下册,第191页,注[6] “酿:原作“让”,据明嘉靖刻本改”。
    评注:由此可见此书编撰者错误地认为,本来正确的“让”字为错,而又采用并非善本的明刻本校对,以至于铸成大错,导致六一先生千古名篇从此以讹传讹。
    二、人民文学出版社《宋文选》上第81页。注4:“酿泉:即琅琊泉,以适宜酿酒得名”。
    评注:此说非也,“让泉”,非“酿泉”,亦非琅琊泉。
    三、商务印书馆《辞源》合订本第1709页,“[酿泉]泉名。在安徽滁县西南。宋欧阳修文忠集三九醉翁亭记叙及酿泉”。
    评注:可见“酿泉”一词的来源于《醉翁亭记》,编者却不知正确写法应该为:“让泉”。而同书第1591页,“让”字条下,却只见有让水的记载,而不见让泉。可知并非是一泉分别有“让”与“酿”,二种不同的称谓,而是误“让”为“酿”矣。
    四、安徽人民出版社《琅琊山》第8页。“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酿)泉”二字碑刻”。
评注:王赐魁立的石碑上分明所书为“让”字,此书编者因为发现记载中,此泉有“让”与“酿”两种不同的名称。因未能详加考证,只好画蛇添足的在文中另加一括弧,加注上并不存在的“酿”字。
    五、初中课本。八年级语文(下)中,也选用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其中亦误为:酿泉。
    值得注意的是题图之二照,一个院落的门墙上方出现了“醉翁亭”,我实在没有预料到,走这点路,就到了醉翁亭,而且居然被“圈”入一个院落之内!岂非画蛇添足?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让泉,而今多讹为酿泉【6月4日阳光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