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游记/原创】【1月26日下午】

(2015-01-26 16:34:25)
标签:

金山游记

夕阳之美

旅游

休闲

文化

分类: 寻踪山水

题记一

    旅途所见景色之美存在于安闲自适的心境之中。

题记二

    外出旅游一心求猎奇,一心求震撼,乃旅游之初级阶段。

-----------------------------------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风马牛不相干,咋的被扯到一块了?

    看官别急,听我细细道来。

    儿时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不足百字,读完之后,幼小无知的我想:此乃苏轼之“败笔”吧?如此游记,空空如也,咋的还能选入语文课本呢?

    人生识字糊涂始,哎,人生读书亦糊涂始也。

    转眼黑发变白发,前两日整理旧物,翻阅儿时的泛黄的课本,课本上还留着我稚嫩的“旁注”呢。重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心灵一震!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欣然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文章唯一的写景句。作者惜墨如金,仅用18个字。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是从松柏倒影来烘托;。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闲人”一词,表面自嘲自己和张怀民皆清闲之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自豪。你看,月夜处处都有,唯有心怀闲情逸致者能欣赏。当然,“闲人”也包含了作者宦海沉浮的、郁郁不得志的一丝悲凉,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

    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今日重读苏轼的这篇短得不能再短“游记”,心绪澎湃。

    2015年1月7日 - 10日游镇江。1月7日到镇江后,先在如家快捷酒店午休,起床后到近在咫尺的金山寺。

    金山寺,是我儿时的乐园,来过不知几次。慈寿塔已经整修一新,尚未对外开放,过法海洞,就到了可与慈寿塔“比肩”的一个制高点,平台上有御碑亭,亭内有康熙题写的“江天一览”四个端庄的大字。浅浅的胭脂红抹在石碑上,抹在脸上,平添了几分光影之美。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游记/原创】【1月26日下午】

   

    在夕阳的照射下,油漆一新的慈寿塔,格外色亮,格外精神。请看图片: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游记/原创】【1月26日下午】

    

    在御碑亭一带勾留了半个小时后,缓步从另一侧下山,心情可谓安闲自适

    假如说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当年欣赏到绝美月色,那么今日(公元2015年1月7日)黄昏时分,我欣赏到了金山一抹绝色夕阳红光。

    1月12日夜发表了一篇博客图文,题为《不能缺失那一抹红》,全文如下:

    冬季日短,日落时分十分短暂,夕阳也因其短暂而更珍贵。下午四点之后,红日西沉,红光斜射,余晖慷慨洒向人间。很快,暮色四合,夜幕降临,接着便是万家灯火。2015年1月7日,在如家快捷酒店午休后起床,即决定去金山。原因之一,金山寺并非“朝南坐”,而是朝向稍稍偏西。如此晴日,夕阳照射之下的金山寺必定另有一番景象哦。
    果然,从《江天一览》御碑亭下,便可从容欣赏夕照金山寺之美。一幅幅照片沾光出彩。回放之下,令我满意,今日在电脑上细览,更觉奇美。诸位不妨设想,假如1月7日是阴沉沉的日子,能有如此效果的照片吗?

    承天寺的月色光影与金山寺的夕阳夕阳光影,同美!
    眼前的汉白玉栏杆多美!“红装白玉”与飞檐古柏齐飞!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游记/原创】【1月26日下午】


     圆弧形的拱桥底部,竟有一抹淡淡的胭脂红!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游记/原创】【1月26日下午】

   光影之明暗,赋予眼前之景以立体感!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游记/原创】【1月26日下午】

   

    倒影之美,美在牌坊上的那一抹红。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游记/原创】【1月26日下午】

    水泥护栏,非汉白玉,也在夕照之下,显出另类之美。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游记/原创】【1月26日下午】

 

    夕阳西沉,马上调整“曝光补偿”,一幅美图啊!


承天寺的月色与金山寺的夕阳【游记/原创】【1月26日下午】
 

【2015年1月26日午休之余初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