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2015-01-20 16:20:52)
标签: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

旅游

文化

历史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焦山曾有行宫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题图二:由此北行,可登山矣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观澜阁是乾隆行宫。乾隆曾六下江南,七上焦山,这座两层楼阁的行宫建于他第三次下江南的前一年(1761),是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建阁的时候,阁前还没有形成沙滩,江水涛涛,惊涛拍岸,波澜起伏,

涛声震天,所以称它为“观澜阁”。

     2015年1月8日午后的焦山非常寂静,难得路遇游人。毕竟不乘坐摆渡船不能到达焦山哦。

     不由得,想起了童年时代第一次游焦山的故事。

    一个目不识丁(illiterate)的母亲,一个从小做童养媳的母亲,一个带了三个孩子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母亲,却有如此心情,如此雅兴!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在有意无意之间,在朦胧和清晰之间,母亲对我们兄弟三人进行了审美教育,进行了热爱生活的人生启蒙。
    这种教育,这种启蒙,其作用也许不在学校教育之下吧。---- 重游金山时,我总是这么想。
    果然,年幼的我们,已经对青山绿水产生了炽热之情。
     我们,曾经如此初游焦山:
    焦山,位于市区东北的大江之中,为浩瀚长江下游中唯独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绿色岛屿。春夏秋三季满山苍翠,在碧波万倾的江水中飘然欲动,并以其“中流砥柱”的雄壮气势而令人神往。
    焦山因东汉末年焦光隐居于此而被宋徽宗赐名,又因满山竹木繁茂,古树葱茏,宛如碧玉浮江,得称“浮玉山”。景区内寺、亭、楼、阁掩映于山荫云林丛中,故有“山裹寺”之誉,与金山恰成对照。焦山不仅以其雅致幽静古朴的自然景观见长,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的东汉御寺 -- 定慧寺;列全国三大碑林之一的焦山碑林;反映“康乾盛世”的焦山乾隆行宫;镇江人民英勇抗英的古战场 -- 焦山古炮台…… 。这一切为焦山这座神奇美丽的游览胜地增添了无穷魅力,可谓江浪拍岸,气象空阔,烟涵六朝,清幽脱俗;势拔京口,景冠吴越,成为一处闻名中外的风景游览胜地。
    10岁那年,我和哥哥终于抵挡不住焦山的诱惑,步行很久,来到焦山。可是,事先却没有料到,要登上焦山,必须摆渡(ferry)!而摆渡不是“白渡”,是要钱的。隔江遥望,只能望江兴叹!歇坐在路旁石块上,我赌气似地说(swear in a fit of pique),等我学会游泳,就游过去,爬焦山!说着,把手中的鹅卵石抛得好远,好像要把不能如愿登焦山之苦抛向远方。岂料,正巧有一对年轻夫妇从面前走过,我的话正巧传入他们耳朵。闻此言,男士走到我跟前,摸了摸我的脑袋,对我们两兄弟说“来,跟我们上船!”夫妇俩穿着时髦(be fashionably-dressed),听口音,像是上海来的。“没有钱呀!”悻悻然,我说。“你们只管上船!”他说。不等表态(make public our stands),我们已被带上了那摇摇晃晃的小渡船。【注:解放初期焦山的渡船就是一般的木帆船,不是现在的轮渡】
    弃舟登岸,我们就分手了。我们向他们行注目礼,表示内心的感激,直至他们消失在绿树丛中。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我们这样第一次登上焦山【1月20日大寒日午休之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