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茜茜公主送了一只瓷制的天鹅

题图二:下面就是烟火人间
→ 就连中国古代的七仙女和白素贞也无比向往啊
据说,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Ludwig)二世是茜茜公主的表弟,路德维希二世一直暗恋茜茜公主,新城堡时尚未完工,他即入住,茜茜公主送了一只瓷制的天鹅祝贺,于是路德维希二世就将此城堡命名为新天鹅堡。
题图一之照,就是那只著名的瓷天鹅。新天鹅堡规定:室内不准拍照。我想,只要不用闪光,拍照又何妨?于是,便悄悄“犯规”,拍了几幅,瓷天鹅拍距较近,不很理想
- “偷拍”之故也。
新天鹅堡内,最震慑人的恐怕是国王的宫殿。国王的宫殿15米高,20米长。在马赛克地板上,描绘了如地球形状的椭圆,上面是动物和植物的图案。在宫殿圆顶上,则有黄金色的枝状灯架,尖锐的形状像极了拜占庭帝国的王冠,灯上镶嵌着琉璃、宝石和象牙一样的饰品,透露着国王生活的奢华。
从富丽堂皇的国王阳台望出去,外面是巴伐利亚美丽迷人的乡间景色。成群的牛羊在空旷的草地里闲逛。农户们在田间忙碌,满眼都是童话般的红顶小木屋。
新天鹅堡是享有“疯狂国王”之称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于1869~1886年间建造的,而建造这座城堡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看了一场描写中古世纪天鹅骑士英勇事迹的歌剧。内部富丽堂皇,收藏着奇珍异宝,考究气派的墙上挂满精美的绘画作品。最辉煌的是帝王大厅,巨大的天花板上,蓝色苍穹点缀着灿烂的星辰、象征无穷无际、浩瀚无边的天宇,而地板上是各色马赛克铺就的植物、动物,象征博大无比的大地,高耸的大厅中悬挂着金灿灿的巨大皇冠,上有96根蜡烛,象征广博无垠的皇权。如果仅有这一切,它也一定与所有的皇家城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正是路德维希二世躲避世事沉浸于音乐歌剧之中,将自己无尽的幻想与才华寄托在山水城堡之间,奢华而又辉煌,才让新天鹅堡每一处设计都显得不真实。这个“文艺青年”也许只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逃避现实中的烦恼,渐渐地,生活和童话也就模糊了界限。
其实,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路德维希二世并无快乐可言。
行走其间,思绪伴着震惊飞扬,尤其是在窗口眺望 巴伐利亚美丽迷人的乡间景色时。
想起了这样一则故事:
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1960年的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
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里超负荷忙碌,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
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蓝色帆布衣服,破旧但不脏乱。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美国典型的富人代表,而清洁工是美国典型的穷人代表。
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仇富,也开始加倍感受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很多富人开始羡慕穷人的生活。
这个故事其实没啥稀奇。国人有句诗句,很优雅地表达此意 -
高处不胜寒。
漫步新天鹅堡,我想:精神与物质,是人的两大生命要素。人生有两条路要走:生活的路与生命的路。
生活的路追求食衣住行、功名富贵;生命的路追求健康平安、幸福相伴。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这两条路人人都要走。即便生活的路如此富有,富甲一方,甚至富可敌国,而生命的路又十分贫穷,也难免度过空虚无聊乏味的人生,幽他一默,叫做“穷得只剩下钱”哉。
物质享受是浅层的,转瞬即逝的,是有限的,甚至是消耗生命的;
而只有精神享受才是深层的,永驻心间的,是无限的,甚至是延年益寿的。
说到过度的物质享受会消耗生命,我们的古人早就由此定论。2000多年前西汉的枚乘在《七发》中云: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手足惰窳。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往来游宴,纵恣乎曲房隐间之中。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遗憾的是,现在这个世界,还有多少人尚日复一日,穷奔在求温饱的生活之路上。
漫步新天鹅堡,我又想到雨果的一句名言:Your eyes can still reach the places that
your feet cannot; your soul can still reach the places that your
eyes
cannot.(可译: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