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2013-06-01 14:56:57)
标签:

泛舟康河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康河上的叹息桥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题图二:康河里邻船游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有一座世界知名的“叹息桥”。想不到,在剑桥大学也有一座叹息桥。在康河所有的桥中,叹息桥的名气最大。它位于圣•约翰学院,建成于1831年,连接了该学院的老庭(The Old Court)与新庭。它类似一座廊桥,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是半个椭圆形的桥孔,横跨在剑河上;中间是一条通道,即长廊。与其他长廊不同的是,它的道面不是平直的,而是拱形的,行人过桥要上下坡。桥的两边是半封闭的,相互对称的五对用钢筋拦护的拱顶水泥框架的玻璃窗,用来采光;上层是平顶,类似一般水泥大桥的桥面,顶面的两边均衡地耸立着相互对称的塔尖状装饰。整座桥身的外观呈浅黄色。设计:亨利•哈钦森Henry Hutchinson (1800-1831)。

    传说19世纪时,很多剑桥的痴情男女因为经受不住感情上的波折,从桥上跳进康河自尽,或是因为考试不及格而想不开,投河自寻短见;于是,叹息桥边上演了很多悲情故事。又传说,叹息桥原本不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廊桥,因为总是出现以上的情况后来加建上去的。有了这么多的传说,叹息桥也就变得格外传奇。
    2013年5月20日下午,我们的小船是第一艘游船。当我们折返时,遇几艘小船相遇康河,彼此招呼,一番高兴。

    我仍在想《再别康桥》。

    这首隽永的《再别康桥》实际上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抒发怎样的感情呢?  

    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吧。

    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即为意境。当然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需要调动生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还加上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 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的非常形象。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月1日午休之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