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2012-01-08 06:59:59)
标签:

镇江金山寺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金山寺慈寿塔石碑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清光绪年间重建时,适逢慈禧60寿辰,于是,取名慈寿塔。
    第一次游金山,是母亲领去的。行至塔下,母亲就歇脚了。她说:女人不能登塔!“男女有别”的意识,也许发端于此,但是,为慈禧祝寿,因慈禧命名的宝塔,女人却被拒之门外!遗憾和疑惑,在童年的脑袋里盘桓很久。
    顺着楼梯,盘旋而上,到达最高层,环眺四野,满目锦绣:
    东面焦山如碧玉浮江,南面长山葱葱郁郁,西面的鱼池波光粼粼,北面的瓜洲古渡在烟波中若隐若现(loom faintly)。头顶是一碧如洗的蓝天,偶尔有几缕白云飘过,恍如轻纱雾霭(veiled mist);脚下是金山寺密密层层的殿宇楼阁,香烟缭绕,佛声入耳,一派佛门景象。不远处的长江波涛滚滚,那经久不息的涛声似乎是白娘子水漫金山余怒未息。
    小学的语文老师法东仪,带我们班级到金山春游(spring outing)之前,向我们讲解了王安石的《金山》诗。这是我一生中学到的第一首古诗。王安石写道:
    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
    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春游之后,开始写作文,第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春游金山。
    我在课堂上写得非常投入,45分钟的时间,仿佛逝于瞬间。
    一周之后,法老师讲评我们的作文。在讲评了几篇范文之后,老师提到了我。她说,毛荣贵的作文,读上去,就像一本流水账(daybook),我数了一下,短短一篇作文,写了8段,每一段的开头都是“一会儿”。
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是,法老师接着有重要补充:毛荣贵能够这样详细记录,说明他玩得认真,写得认真。假如,毛荣贵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那必定是一篇好作文!
     儿童需要鼓励,渴求表扬。哄堂大笑,让我脸红,法老师的鼓励和表扬,简直就像在11岁的我的头脑中打开了一扇窗户,射进了第一束写作启蒙之光。
    “详略得当”,乃写作之基本技巧也。其实,真正实用的写作技巧并没有多少。
    到了期末,我的一篇作文就成了“范文”(model essay)。当年轻的法老师用标准而有激情的普通话,当着全班,朗诵我的作文时,那种欣喜,和后来在报刊上发表处女作(maiden work)几乎相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outweigh the previous one)。
    自从法老师的点拨,我开始喜欢语文,尤其喜欢上作文课。从某种意义讲,写作之本,乃想象也。
    我童年的想象能力,有幸在金山寺的怀抱里得以孕育、培养和展翅。
    想象,岂能凭空施展?它需要载体,需要引发,金山寺那动人而且曲折的神话故事(fairy tale)则是最佳的载体,满山遍野的名胜古迹,随时随地给你一个成功的引发!
    游金山寺,可以登塔“上天”,也可以钻洞“入地”。金山有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等“四大名洞”。法海洞中,供奉着法海和尚的石像,他神情肃穆,似在忏悔(confess),似在思过;又似在悟道、悟佛。
钻入洞内,头脑里便开始演绎《白蛇传》的故事。法海和尚是棒打“鸳鸯”(许仙和白娘娘)的千秋罪人,而我家房东刘家老太则跟我们说过,法海是唐朝的一个和尚,他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white serpent)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燃指一节,立志率众修复了金山古刹。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金山寺【2】【1月8日黎明时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