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水山庄及其由来(6月15日之雨晨)

(2008-06-15 09:06:15)
标签:

旅游

历史

调味剂

看官,当你来到杭州,走过北山路,别心急火燎地赶路,别漫不经心地闲逛,这一带多名人故居哟。

路过“秋水山庄”,要特别慢行,咀嚼此山庄几十年之前的故事,再缓缓转身放眼浩渺的西子湖......。

你会觉得旅游的味道此时最浓,你会觉得品味人生,此其时也!

请像我那样,在秋水山庄门外面湖的长椅上坐下,看西湖,望远山,赏新荷,品人生......。

-- 思考人生的本质意义!

-- 人生难测、人生急速、人生若梦......。

-- 历史,旅游不可或缺的调味剂也!

-- 旅游的价值,旅游的快乐,也许就凝固于此了。

秋水山庄及其由来(6月15日之雨晨)

    居士正歇坐于秋水山庄外的长椅上,从照片右下方的时间看,已经呆坐近一个小时。

秋水山庄及其由来(6月15日之雨晨)

秋水山庄,秋水之山庄也!

    秋水,原名沈慧芝,原为晚清上海滩的雏妓,成年后被一皇室成员重金赎走,携往京城。几年后,主人病故。于是,秋水席卷了一些财物重回上海滩。据说当她到上海后,直至一故友家中,故友见之喜出望外,立即拉她外出就餐,将她的财物交给当时在座的朋友代为看管。等他们兴尽而归时已是深夜,那朋友还守着财物,独坐以待。因此,秋水认识了那个朋友――史量才,也开始了她的后半生的爱恨情仇。
  秋水擅长鼓琴度曲,与史量才高山流水,视为知音。史量才给她改名为秋水,秋水以身相许后,成了史量才的二太太,并将所带财物也全部给了他。由此,史量才购进《申报》、《新闻报》,一跃成了上海报业的泰斗。

    可是秋水的幸福没有维持多久,史量才有了外室,也是个能帮助他事业的才女,并为他生了个女儿。说到史量才,这个男人也真是好命,遇到了三个成就他事业的女人!

    其一是正室,是个才女,帮他创办了上海女子蚕桑学校,开始了他的事业,还给他生了儿子;

    其二是沈秋水,帮他成就了上海报业之栋梁;

    其三就后来的外室。三人中只有沈秋水无儿无女,将自己的所有都托付给了史量才,也全心全意地依附了他,当她知道了史有了外室后,想必心里的孤独愁苦是难以言表。大概是史量才觉得自己的所作于秋水不公,就在杭州西湖边葛岭山下建了别墅送她,并亲手写了“秋水山庄”的匾额。
  女人总是最傻,也是最容易受感动的。

    当秋水来到西湖边看到了秋水山庄,所有的委屈和不平都被付之西湖。后来她经常住在秋水山庄,也许只有在秋水山庄,她才能忘却烦恼,真正做个秋水伊人。
  1934年,史量才在与秋水由杭州回上海的途中,被特务暗杀,秋水亲眼见了爱人死在身旁。

    在史量才的灵堂上,秋水白衣素服,形容憔悴,抱着史量才最喜爱的七弦琴,弹了一曲《广陵散》乐曲将终时,琴声突然激昂,“蹦”的一声琴弦断了,秋水抱起琴走到火钵,将琴投进了火中。《广陵散》绝,知音不再!
  后来,秋水离开了秋水山庄,也离开了史家。

    她独自一人,焚香诵经,了此余生。

    秋水山庄也成了妇孺医院,解放后收归国有,成了新新饭店的分部。
    上图: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报业巨子、上海申报报主史量才以他的爱妻沈秋水命名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周有庭院,沿着北山路有围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