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L
,你好!
读完改完了你翻译的9篇文章。对于你的工作,总体,我很满意!
特别喜欢读到你邮件中的以下内容:
这次翻译我觉得自己正在慢慢上路,比起研一翻译“吸血鬼”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迷茫减少了。好像明白了汉语表达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不过,我感觉更深刻的是提高汉语的必要性。在经典句,难句面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汉语表达很别扭。
不知道自己的感觉对不对,请老师帮我阅读一下翻译,指出我的不足,以便我今后改正并继续努力。
这本书的确让我的暑假充实起来。谢谢老师!
近来,我经常在书房一坐就是一整天。炎炎夏日,静坐书房,对着电脑为一句翻译冥思苦想,而豁然开朗的时候,感觉别有乐趣。
你的翻译非常认真,可以想见,你在潜心思考,静心翻译。达到静心和潜心之境,心底拂凉矣!--
即使窗外赤日炎炎似火烧!
有时,我想,翻译,特别是理解原句,特别是寻找恰当的表达,也是一种智商测试,或曰,智商训练。
脑子有两种,一种是死脑筋,上海人称之为“黄鱼脑子”,一种是活脑筋,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那种“活”。
阅读你的翻译,觉得有一种微妙变化,即从死到活,从有点活到更加活的变化。--
这是我最高兴的。
比如,你在翻译下面一句时,就注意到了它的美。
For
agonizing seconds there was nothing but churning water.
你说:
在英语里,像agonizing这样的单词是否在汉语翻译的时候挪到它修饰的单词附近?比如这一句里,agonizing虽然在seconds前,它真正修饰的是人。
你译:
折磨人的是,几秒钟内,除了翻滚的河水,什么也没有。
我很欣赏,因为你的用笔已经十分活络!
我译:
这几秒钟,够折磨人的!--
除了翻滚的河水,什么也没有。
我写的点评是:
gonizing seconds -- 真美!英语辞格也 –
所谓transferred
epithet(相当于汉语“移就”)! –
你译已相当不错!
在阅读你们的译文时,我的最强烈感受是:汉语重要,事关译者之成败。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如此赞扬我:你,占了汉语好的便宜。
当时,我不解.老了,才懂。我真想对学习英语的人大声疾呼:勿忘母语!
好了,闲话说到此,请你仔细阅读,并有所总结,再接再厉,把接下去的翻译做得更好,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真乐!
柳岸居士
2007年8月4日星期六下午午休之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