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
标签:
原创情感 |
分类: 桃之夭夭 |
白衣书生
忽然想起“小虎队”,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了整个大江南北。
那时候,能够买一盒他们专辑的磁带,恐怕得花五块钱。到了90年代,有了光碟,买一张也得花十块钱。虽然钱花得心痛,但却非常值得,能够在音乐的铿锵与缭绕中,打发无聊的青春,倒是件很令人沉醉的事。
那时候,家里有台单卡的录音机,我也收集有二三十盘音乐磁带,无论是朋友给的,自己找的,还是别人不要了的,装了满满一大纸盒,没事了就一一地放了来听,蛮是享受,有时竟是大半夜。那时候,已经有了单放机,巴掌大一个,可以别在腰间的皮带上,也可以挂个小背带,再戴一副小耳机,在路上一边踩着单车一边悠然地听,可摩登了!像我等贫寒家境出生的子弟,那就只有羡慕的份儿。有时难免也会产生酸葡萄效应,由于蚀了自尊,便看别人怎么都不顺眼,甚至还暗地里排斥萌生敌意。毕竟青春的年代,在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们面前,显得不济或是扫了面子,都是顶重要的事。我想,那时候的不少男生打架,多半基于此。
“小虎队”是三个台湾青少年的音乐组合,他们的歌曲洋溢着青春的澎湃与爱情的燃烧,很是炽烈,很符合当时作为同龄人的我们的心境和审美偏好。我还记得,在当时的专辑中有一首歌叫做《青苹果乐园》,有时竟也可以把人听醉。那时候我们就不禁想,为什么别人可以过得那么丰富多彩光鲜照人,而我们却只能甘于尘土般的生活呢?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别人家境好,受的教育好,还有很好的机遇与平台。
我当时爱听音乐,甚至沉迷于音乐。经常晚饭后约了一起散步的伙伴中,有两位都特爱摹唱。尤其是他们一起摹唱的谭咏麟的《魔法爱情》,那简直就绝了!我不擅唱歌,主要就是听。既听磁带里唱的,也听别人唱的。有时候走着走着就过了吊桥出了城,有次还坐在城外月下的山坡上,望着山脚下远远的一处民居,便有人说那扇亮着灯的窗户里,住着他心爱的女孩。于是我们就一起哄笑,大力地鼓动他去追,各种“不要脸”都成,一席打闹下来,大家就都笑晕了过去。我们所说的“不要脸”,是指不要顾忌脸皮,而非耍流氓。毕竟置身于青葱的岁月,能有个心爱的人,那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就更不消说恋人了。
有了恋人的青少年,对兄弟哥们难免会有所疏离,毕竟你不可能既要跟兄弟伙腻又要跟女朋友粘,处成了一伙未必就是好事。但事实上,那时还真有一些大家一伙处的情况,彼此成为共同的朋友,有事没事一块儿玩,但多多少少总是难免会生起一些误会与不悦,于是就还是分头玩好,跟兄弟勾肩搭背亲密无间女朋友不会吃醋,跟恋人谈情说爱卿卿我我兄弟伙不会失落,如此皆大欢喜。甚或不用去担心,“防火防盗防兄弟”一类的事发生。
好在那年代,能顺利谈成恋爱的不多,况且崇尚武侠和义气,所以在兄弟伙间发生情变的极少。因为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批判乃至声讨,任何的背叛者,无论是背叛友情还是爱情,那么别人就无法在我们的视野中立足。即便能够立足,那也是极艰难的,至少体现了大家莫大的宽容与不可言喻的饶恕。那时候的男生,也极有羞耻感,所以一般不会犯忌。可对于女生来讲,那就未必了。毕竟在她们的脑瓜子里,要“无政府主义”得多。
我曾经看过女作家叶倾城的爱情散文集《情感的第三条道路》,每每感慨,深以为是。其中她讲到的莫过于有两个意思,一是再美好的爱情都难免会被现实给刺得千疮百孔,二是在情感的世界里就是一场“无政府主义”。我当时对这书看得过瘾不说,还在朋友中大力推广,甚至十年前都还去买来借给朋友看,结果不知别人是否也像我那么有兴趣,到底没有归还。
有次我问一位朋友,你是喜欢现在还是过去呢?他略一沉思便说,我还是更喜欢过去,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以前穷,但容易交到真心的朋友,而现在就不同了,即便你喝无数台酒,都难交到一个真心的朋友。于是大家不胜感慨,深深以为,彼此都还是曾经的少年。
在曾经的年代,我一向女生缘比较好,但不擅恋爱,更不谙情趣。所以在一些女生眼里,虽然我具有写诗的才能,也有感性细腻的一面,但到底还是木讷了些。故而那时候,虽然我也有点零零碎碎的爱情,但总不成功。事后想来,就当是为了写作所作的贡献吧!这么一想,心里就好多了,日子也就不再那么难捱。
我的失恋,不止数量多,质量也上乘。包括暗恋、单恋和没有言明的交往。所以我写过很多爱情诗文,甚至还出成书。每每朋友聚会,总会有姑娘或曾经的姑娘来打趣我说,你哪天还是去专门出上一本书吧,把你写的那些故事里的女主角,一个人一页,印上照片和简介,再作几句剧情上的交待,那肯定漂亮极了,肯定会有很多很多人抢着去买来看,这不是你一下子就发了,一下子就著名了,你看200页够不够?随即响起的自然是哄堂大笑。
可我既不是好调侃的人,也未必调侃起来就比别人差,尤其是朋友间的嘻笑。于是我就故作肃穆地说,可能少了点,不过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要不你来插个队如何?那女生便一下子语塞,只顾低头掩笑,结果现场又是一场哄堂大笑,比先前都还要热烈。能把人给笑茬气,这是我的能耐,也是我的才情,在曾经的年代里我就没有少使过,况且屡试不爽皆大欢喜。笑闹归笑闹,反正未必是真的,大家开心就好,这比什么都重要。
放眼曾经的年代,我的青少年时期,虽然不乏苦涩也不无乐趣。在最好的恋爱季节里没钱,在手头宽松些了时又错过了那季节。当然,这只是寻常论。我这人,从来以为,对于一个相信爱情的人来说,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什么错过都原本就不是你的。所以该爱时爱,遇到爱就爱,甚至投入地倾情地去爱,失恋了就好好地失恋,无论得与失都去做到满盈。你经历过了别人,别人也经历过了你;你错过了别人,别人也就错过了你。这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所以我能够从每一场天翻地覆的失恋中爬将起来,振作精神,昂扬斗志,再去投入下一场兴许更为惨烈的战斗。
忽然想起“小虎队”,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可它到底唤醒了我的那些记忆,就像往事从不曾离开过,依旧栩栩如生地在我的脑海里轮番地上演,让人欢喜,令我悲呛。我在这悲喜交加的人生,尤如穿过漫长的黑夜,最终长成了另一个人,自己故事的看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