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

(2020-09-21 10:44:12)
标签:

原创

分类: 行云流水
母亲
   
白衣书生

  母亲这回住院,是让我始料未及的。心肌梗塞,她从没患过这种病,在以前从没检查出来过。这一患,医院就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好在第二天我下班过去,签了字交了钱做了手术,病情一下子就缓解了,恢复些天就可以回家了。
  我不是心疼交的那几万块钱的手术费,而是感到她患这病的深深的危机。她与同龄的老年人比起来,一向身体很好,也没得过啥大病。只不过到了这岁数,身体这架机器自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是正常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谁都改变不了,也逃不过。要不然,就不会有古代那些帝王千方百计都要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传说了,虽然他们都没能如愿。
  于是,我就想到,要是下次再这样又怎么办?当然,自己的母亲患病了,再怎么样也是要去给她医治的,哪怕是背一屁股债,至于怎么还那是后话。只不过,她那羸弱的身体又经得起几次折腾?好在这回手术,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叫做“介入治疗”的微创手术,就是在手腕那里,像打针一样用极细的导管进入血管,一点点地顺着推进,直达心脏上面的各个血管,检查了有没堵塞后再视情况安支架,只要血管通了,血液流畅了,心脏就不会缺氧,只要不长时间缺氧,心脏就不会坏死,人就不会有事。加之施行手术的过程中,由于不是传统的开刀,就没有其他的创口,也不会流多少血,全程母亲都是清醒的,事后她说除了感觉手腕那里有点痛,没有其他的感觉,结果在手术台上躺了一个小时手术就做完了,所以她也觉得好神奇。
  在做介入检查时,医生允许我进入操作室,科主任指着电脑显示屏上的心脏实时动态图,细心地告诉我,血管的哪一处扭结,哪一处堵塞,需要安支架,若不现在就做,下次还得再交建立通道的各种费用。我知道,光这一笔钱就要近万元。于是,在看了单子后我就签了字,也马上去交了费,一回来就手术。待手术结束时,科主任再叫我去操作室看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心脏上,果然血脉贯通,我不禁大喜过望,随后护士将她扶出来,我们就用轮椅推着她乘了电梯上楼回病房。她的精神并没有萎靡,和手术前一样,听了我给她介绍,她也好吃惊,又心疼那钱。我告诉她若不做手术的严重后果,钱该花就花嘛,就是借钱也会给她治,而且这样又免除了开刀所遭的痛苦,她便释然了。我照常摸摸她的额头,捏捏她的鼻子和脸,哄小孩似的,她就好高兴!
  母亲名叫郑家淑,1932年1月16日出生,至今虚岁89岁。以往我记成1931年,显然是谬误。前些天,我在查找一份资料时,无意间在档案袋里翻见以前她身份证的复印件,后来又翻出以前的旧户口籍来核对,再在网上查看了那年的生肖属相,这才发现自己真是记错了,便就此更正。我在当面告诉母亲时,她发现自己忽然就小了一岁,而且还不是那个令她敏感的“90岁”,一下子就开心得不行。女人的心理就这样,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对于她的出生日期,她说应该是农历的正月十六。我估计是1981年“农转非”迁移户口时,由于无法查到当初相对应的公历日期,就直接当作公历填,于是就这样了。这种情况,据我所知,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像我自己的出生日期,母亲说是“八月初八”,但现在翻起电子日历来核查,也是对不上的,那么我身份证上的“9月27日”到底是怎么来的,除了当时经办的父亲恐怕谁也说不清。就连几年前父亲在世时,问及他,他也一头雾水。只不过好在这两个日期相差并不远,便也不碍什么事。至于我出生年份小了一岁的事,估计是当初迁移户口时搞错了,或者是父亲觉得写小一岁可以在上学上占到什么便宜。但一切都远去了,父亲业已逝世,更无处查证,大不了将来我晚一年退休,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当然,像这种把小孩年龄写小了的事,在曾经的那个年代里,似乎也很普遍,我时常都会听人谈及。
  我跟母亲感情很深,我很爱我的母亲。无论是出于“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的古话,还是因了我的幼年跟母亲在老家相依为命的经历,或者我对母亲天然的感情,都是这样。在曾经的岁月,父亲的性格很强硬,脾气很暴躁,母亲向来都是逆来顺受,有时还免不了替我负点伤。父亲对家人的脾气,差不多都是那样,兴许是在曾经那个随时强调“专政”的年月里管犯人落下的职业病,也是一种习惯。这些也是后来我通过读书,慢慢了解到的,要不然我会恨他一辈子。
  在我青葱成长的时期,我除了自己有事没事挨父亲的打骂,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对母亲动手。回回我都很愤怒,都想冲过去保护母亲,哪怕跟他干一仗。但事实上,我从没对父亲还过手,即便再吵闹,也兴好即便气炸了也没还过手,要不然我内心里会负罪一辈子。只记得我18岁那年,一天中午回家,父亲原本很高兴,做了一大桌菜,但吃着吃着他就又乱发脾气,实在惹恼了我,于是他就冲过来挥拳打我,情急之下我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另一只手把拳头握得紧紧的,扬在近在咫尺的两张脸中间,都愤怒得咬牙切齿,全身都在抖。后来一下子分开,他就抓起桌上的菜盘子一个个地向我身上狠命地摔,满地都是碎片和饭菜,还把我腰上给割了一条小口子,当时就出了血。基于他的威严,也基于他是父亲,于是我便妥协了,也不得不妥协,就像以前千百次那样,我就退进了自己的房间里,别牢了门。他虽然在外面不停地狮子吼,即便砸门也是不会破坏门的,毕竟那是他的心血,花钱多不容易啊,他即便再怎么样也舍不得。
  不过从那以后,我感觉在他眼里开始承认我长大了,也把我当有血性的男子汉看待了,就再没打过我。虽然骂人是他的老毛病,但凡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可以前骂500年再后骂500年,甚至骂天上两万米再骂地下两万米的那种人,只要谁逆了他。当然,他骂得最多的,还是他小时候的的旧社会以及建国初期那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苦难日子。他跟爷爷爬雪山背煤碳,他跑土匪窝子里去卖过绑腿,都是被辘辘的饥肠给逼的。他尤其不满的,就是爷爷由于打牌把婆婆给输掉了。
  1950年他参军后,通过部队和地方武装部的联系,到处请人帮忙寻找婆婆,不知过了多少年,终于在很远的一个镇找到。找到了自己的母亲,自然是他最高兴的事。就连我上高中时,他还领着我去看望过。当然,在我小时候,爷爷去世后,婆婆也回老家来省过一次亲。1984年,在父亲的安排下,少年的我还带着小我几岁的大外甥,一起回老家去接了外婆过来跟我们团聚过一个多月。外婆来,父亲显然是极为高兴的,我们也很高兴。通过这些事,不难看出父亲对“母亲”的孝心,这也是我们非常认可甚至是高度赞扬他的一面。我想,我对母亲的深爱,除了我的本心,也受了他的感染与遗传吧!
  父亲其实是爱家人的,只是他从没上过学,还是在部队时才学会写字,所以内心的感情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加之受了性格与脾气的影响。当然,这也是我真正懂事后,他的暴力倾向消除后,才慢慢懂得的。1992年父亲退休后,他就蔫了好大一阵子,脾气也慢慢地改了不少。尤其是我高中毕业后在外面上了班,由于回避他的坏脾气就很少回家,只要没什么重要事,我经常两三个月都不回去,他就很想念,便让母亲找院子里我的好朋友带话,一回去只要他一乱发火我马上就走人,从不迟疑,无论他如何阻止,很多很多年都这样。
  我知道自己是父亲最为疼爱的唯一的儿子,但我实在没有办法,惹不起躲得起嘛!或许正是这样,在漫漫的时日里,父亲总是会禁不住想念,总是会让母亲去找我的好朋友带话,叫我回去,如此反复,直到我2000年结婚时住回去为止。一年后,我买了单位的福利房,便搬了出去。虽然他坚决不准走,但家里人口多了众口难调也实在没办法,就还是搬了出去。后来,我没熬过婚姻的“七年之痒”,散伙后就自己出去租了房子住,面对父母的反复呼唤,没几个月我就回去了。大概2010年吧,家属大院拟拆迁,各种宣传动员如火如荼,父亲心急火燎地叫我去签了字,为了积极响应拆迁就和母亲先搬了出去,一周后就来砸我的门,说我不搬别人就不给搬家费,也不算房租,于是我就也搬了出去,只不过我还搬去离上班近的原来的城郊处,没有跟他们同住。他们知道我要写作,喜欢清静,在我的好说歹说之下也就没有再勉强。
  一年后,由于有28户不同意,拆迁宣告失败。在我的劝说下,父母又搬了回去,但他们再怎么说我也没有搬。我总是反复对他们说,清静对我有多么多么重要,他们便拿我没办法。那些年,已经普及了手机,父亲想我时就会找人帮他拨号给我打电话,于是我就回去一趟,见见面吃吃饭聊聊。不知不觉中,我在S坝寓居前后4次共有10年时间。直到2017年父亲去世,为了陪母亲,我便搬回去住。在头一年,在仔细商量后,我就帮他们卖掉了家属大院的老房子,在附近的江边给他们买了一套园林小区的电梯房养老,毕竟为父亲解决上下梯极其艰难的问题是燃眉之急,只可惜他只享受了两个月。从那以后,母亲就随我生活,直到如今。
  母亲这辈子没有做过什么大事,她的社会身份依次是农民、家属、个体户、居民,这也见证了她一路而来的艰辛。即便她没文化没见识没钱,都不影响她成为我的母亲。在她面前,我就是她永远的儿子。尽最大努力为父母创造更好的居住条件,就是我在有能力负担时的初衷。即便父亲去世后,对母亲我也是这样,从没改变或动摇过。我是他们的儿子,自然就要为他们养老送终,这既是道义,也是我的本心。我坚持这样做,不管别人怎么想,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很以为然。
  我很珍惜与母亲相互陪伴的日子,即便很少跟她唠嗑。除了能够回想起诸多的往事,我这个男子汉也终于做起了她的保护神。虽然平时我要上班,得找人来帮忙照管,但都不影响我作为她的法定监护人,对事关她的利害去作出决定或是主张意见。
  我是个很注重感情的人,要说亲情,这就是最重要的一枝。在别人眼里,即便她再没本事,也是我永远的“妈妈”,而且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只望她,我平时逗她玩儿也叫她“郑大娘”,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母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午夜
后一篇:至暗时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