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茶姑娘

(2015-03-27 17:37:07)
标签:

原创

时尚

美食

分类: 行云流水

早茶姑娘
     

白衣书生

 

  早上去上班,我总是要经过一处街口。在那里的花台拐角处,有一个摆了四五年的早茶摊。一辆半人高的不锈钢餐车上,齐刷刷地并排放着六只同样是不锈钢的保温桶,盛满了熬得稀烂的各种口味的粥。路人匆匆而过,递上两块五毛钱,说一句“银耳”或者“黑米”,或者指一下,摊主就会极娴熟地揭盖、勺舀、压封、插管,一杯香甜可口热气腾腾的粥便递到了手里,然后再风也似地离去。

  经营早茶摊的,是一双姐妹。姐姐是一个约莫三十岁的女子,初为人母,说话做事都雷厉风行,也时而不忘与顾客唠嗑几句,算是落个人情味。曾经有次她说,她以前也做过企业里的主管,月薪五千元,但后来一是要照顾家里,二是要照管孩子,于是就只好辞掉了。如今虽是卖粥,一个上午下来,一个月也能挣个三四千块,说起来还是轻松得多。一眨眼,两年时间就过去了。

  三个月前的一次,我见摊前换成了个差不多二十岁的瘦小女孩,我便问,怎么,换人了?她低头笑笑说,我姐带孩子看病去了,我今天帮她顶下班。亲姐姐?亲的。于是我便笑,照旧点了杯皮蛋瘦肉粥,然后付款走人。后来又遇了几次,她都和姐姐一般的作风,永远面带微笑,和顾客保持一份恰到好处的温和与融洽。有时我也会打趣的问,你姐给你发工资吗?她说,从没发过。我就说,那你得让她发,不然老这样帮她顶着也不是个事。于是,她就笑。

  旁边的那条小街,由于正处综合市场的大门,小摊小贩随处可见,店铺商家也时常把物具标牌摆在门外,故而属于城貌卫生整治的重点地带,几乎每天一大早就能见到城管来。好几次,我都没见着原本的早茶摊,整条街光溜溜的,结果后来那个姐姐就说,前几天说有什么检查,城管都来硬的,交警也来了不少。再后来,虽然附近能看见一辆城管车和四五个城管员,但小商小贩们也不像往日那么惊惶失措地跑,而是任由城管员一家家一处处地去苦口婆心地劝说。那个姐姐说,我就跟他们讲,一般这时候都是人们早上上班的时候,过了这个点就没啥人了,我只多卖十分钟就够了,结果他们就答应了。继而又说,也是没办法,这社会要脸就挣不着钱,挣钱就顾不得要脸。我略微一惊,就乐了。

  早些年,经营早茶摊的是一双好姐妹,虽说不上貌美如花,却也清纯可人,都十八九岁模样。那时她们的早茶摊是两个,一个街头,一个街尾,错位而设。经常是今天你摆这边我就摆那边,明天我摆这边你就摆那边,从无间断,我也经常分不大清楚谁是谁。有时就问,咦,昨天不是你吧?那姑娘就含笑答道,我们是姐妹,谁摆都一样的。亲的?不是,是玩得特好的那种。哦,我点点头,懂了。那时候,两朵姐妹花,宛若屹立于清晨街头的一道风景,教人无论买不买得上粥都心情好愉悦。

  时间就这么一晃一晃地过去,后来也见一个年长的女子顶班,说那两个小姑娘说平常忙累了,这阵子一起结伴旅游去了,想趁年轻到处去看看,大约要半个月的样子。再后来,又问。那个女子就说,她俩说做这生意好几年,都腻了,现在已经把摊子打给我了。这个略胖而精干的女子,就是后来的那位姐姐。

  我不禁怅然若失,瞧得满街都走着奇奇怪怪的女人。

 

早茶姑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网吧时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