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快速消费品连锁超市行业,联华超市(HK0980)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销售最多:2007年营业额181亿。
门店最多:3722家。
雇佣员工最多:46525名。
董事长在其年报中,信心满满:连锁超市行业,本公司连续10年(现在已11年)位居第一,以销售额计。
最大不一定最强,第一未必最好。
我们来看看它的财务数据:
7年财务数据摘要(1)
单位:亿元
年份
总资产
净资产 负债 负债比率(%) 总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2001
16.8
4.6 11.7
70
5
18
2002
28.7
5.9
20.2
70 4.5
22
2003
40.6
12.8
25.6
63
3.9
13
2004 48.1
17.3
28.6
59
4.6
13
2005 70.0
18.9
48.8
70
3.4
13
2006
89.0
20.5
65.8
74
2.7
12
2007
115
22.4 89.5
78
2.3
12
超市流通行业是具备话语权的强势行业,联华超市利用其优势地位,延长付款时间,占用供应商货款;另外增加银行贷款。此两项使负债比率长期居高不下,2007年更是达到惊人的78%,财务风险极大,银行贷款导致财务费用不断增加,较高的利息,将侵蚀本已不高的纯利。供应商货款,也不是免费的午餐,占用的金额和时间,超出行业平均水平,或达到供应商的忍受极限时,有可能面临断货的危险,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将自己的利润,超限地建立在合作伙伴身上,这样的发展,注定难以长期维系。这也是我们认为家乐福并不可怕,沃尔玛才是中国同类企业的真正对手的原因之一。
尽管负债比率不断升高,但联华的经营效率却每况愈下,资产盈利能力逐年降低:总资产收益率从高峰时的5%,降到2007年的2.3%,净资产收益率也从22%,下降到现在的12%。
7年财务数据摘要(1)
单位:亿元
年份
营业收入
增长率
净利润
增长率 净利润率(%)
2001
45
(%)
0.85
(%)
1.8
2002
58
29
1.3
53
2.2
2003
93
60
1.6
23
1.7
2004
108
16
2.2
38 2.0
2005
143
32
2.4
9
1.7
2006
164
15
2.42
1
1.5
2007
181
10
2.68 11 1.5
平均
27
22.5
1.8
公司的销售和净利润,虽然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净利润的增速,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速,增收不增利,说明公司外延式扩张,是低效率的,近三年净利润的增长,不但远远低于15%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增长,更是大大落后于行业内优秀企业30--50%的净利润增速。平均1.8%的净利润率,不足行业内优秀企业(4%)的50%。
2007年2.68亿的净利润中,与家乐福合资的“上海联家”贡献了1.3亿,除去这一块,利润就更是少的可怜。尽管它已经与家乐福合作多年,目前的店面评效(每平方米销售额)仍比对方低30%。
再来看看人均创利。46525名员工,只创造了2.68亿元利润,不计投资收益只有1.38亿,人均创利只有区区的2966元。企业不是政府,不能以解决就业为己任,企业存在的首要价值是尽可能多地创造利润,使股东持股价值最大化。
如果联华还在陶醉过去的第一,不在管理和效率上下猛药。照此发展速度,不出5年,联华超市将第一不保,拱手让人。
最大不一定最强,第一未必最好。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不应该唯规模、销售论,而应该挑选那些具备持久核心竞争优势、强大的盈利能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才能够笑的最久,笑到最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