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题没想好,发几张照片吧

(2008-08-03 00:56:50)
标签:

杂谈

标题没想好,发几张照片吧

     这就是胡舒立。

 

 

标题没想好,发几张照片吧

    《财经》和北大搞的财经班已经办了10期。每年来自全国媒体的编辑、记者经过审核后,进入北大进修,脱产学习三个月。这个班,可以算作中国财经记者的黄埔军校。

 

 

标题没想好,发几张照片吧

    钱钢,《唐山大地震》作者、《三联》周刊的创造者、运行模式的推动者。现在身份为,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

 

 

标题没想好,发几张照片吧

    传统报纸与新兴网络的争论。两个佳宾在发言时针锋相对,左为大众报业集团董事长傅绍万,右为和讯总编辑杨斌——《新京报》出事后,杨斌投身于网络。

 

标题没想好,发几张照片吧

    林毅夫演讲题目《中国文化与普适文化》。

 

标题没想好,发几张照片吧

   史美伦(汇丰银行有限公司非执行副主席、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演讲的题目《媒体的监督作用》。

 

标题没想好,发几张照片吧

    从左至右:杨斌;新浪执行副总裁、总编辑陈彤;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三人主持的论题:《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竞争与融合》。

  

标题没想好,发几张照片吧

    这个正在发言的第10期学员大家认识吧?工人日报经济部的董沛。

 

 

     5月12日四川发生地震的那个下午,我目睹了《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的“新闻狂热”。当日《财经》杂志奖学金百人会正在北京卧佛山庄举行,大约下午三点多,一直埋头在笔记本电脑上点击,并不时与钱钢交头接耳的胡舒立突然站起来,打断发言者的讲话:“各位,我现在要发布一个新闻,四川汶川刚刚发生了7.8级地震!”会场一片哗然,参加业务研讨的财经班学员心思不再集中了。
    下午四点多时,胡舒立号召会场上来自各媒体的财经新闻学员说:“怎么样?大家要是有兴趣都别走了,今天就在山庄住下吧。咱们一块研讨怎么做这次地震报道。”
    ……第二天,《财经》杂志的首批记者即抵达了四川地震灾区。很早。


    现在总结抗震报道,我想,第一条就是:遇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发生,要在第一时间派记者去现场,不要迟疑。政府对于纯粹的自然灾难,已经在政治上“脱敏”,并允许媒体报道。这是个很大的进步,因此对于中央媒体来说,不必再自我设限。第二条,尽力做到囊括每一个报道角度,因此人要多派。第三条,在最初的公共性新闻报道阶段结束之前,开始计划、部署做本报特色的新闻。

    媒体的优异表现在汶川地震发生的三周后结束。接下来,规定动作逐渐占据了版面。
    最初的三周是在做新闻。前线记者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后方编辑内啡酞急速运行,职业本能带来高涨情绪。读者期望看到的内容均产生于这段时期,这段时期的新闻也是标准意义上的新闻。
    因此,要总结也只总结这三周。

                                                              (王金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