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琰 :《闲思录》之年关

(2008-01-04 13:32:51)
标签:

杂谈

 闲思录(一) 

 

                            年关

     又逢年关岁末,一份年关策划,非关新闻、不是事件,却俯拾皆是。

    “从广州到成都,从成都五块石车站坐上慢车,到彭州,再坐上更慢的车,到一条通向山里的公路的终点站,在一个简陋的但是传出圣乐合唱的教堂门口下车,然后就会听到对面杀猪场蒸气腾腾里传出的熟悉的惨叫。

    就是它了。十年前,在下车的一瞬间,我们建立了一种美好的关系,一个熟爱乡土中国的记者,一份传递本土价值观的报纸,和一个在未来十年被不断挖掘出各种故事的小镇。”

    一段很清新,亦很亲切、很跃动的文字,就在2008年1月3日的《南方周末》上。在他们策划的、每年的新年特刊中。在中国版图的中部、东部、西部各选一个小地方,每年新年前走一遭,对一个最基层的细胞做微观剖析,走了十年。

    苦寒、闭塞、贫瘠的小地方,随意点出,恐怕有很多。然积十年观察的笔触便使事情有了另一层味道。这样的策划不全然,或基本不是新闻策划,但其间的细腻、温润却拨动心弦。那一份感动深邃幽静而绵延。甚至让人想去翻翻费孝通的《乡村中国》或《江村调查》。一切,润物无声地倾诉:苦寒、闭塞、贫瘠的地方还有很多,它们在渐次丰富、开放、多元,抑或少许变化以至没有变化。

    这之前,他们有年终评点。特别是对于各传媒2007的评点,包括2007年度的调查报道、特稿写作、评论、公众服务、专栏作者、国际报道、经济报道、电视栏目、网络表现,甚至华文媒体。虽见仁见智,亦见出其精致、意赅、大报风范。

每年中央电视台都要有《感动中国》等等策划,有着色彩的炫烈、场面的宏大、声势的轰轰烈烈。也是一份感动。

    各平面媒体岁末年关也会有各种策划,大多将粘贴材料分门别类,版面上各类字体变换穿插,很热闹亦很平面,编辑们忙了一通不大有人会看,也不大有人在乎会不会有人去看,就像年夜饭在城市里早没有人在乎它是什么了。我们因此心安得很。

    即便如此,我依旧被《南方周末》的新年特刊版感动了,而且有些不安。

    其间的差别在哪儿呢?

    这年头玩形式已经没什么玩头了。电脑制作把战争场面拼接得那么逼真,哪还有你平面玩家的份儿。这是一个好信号:玩技能花哨,平面可以出局了。宏观思维、人文价值?似乎没有质疑。然我以为,其间的深度差别很大。此其一,点到为止;其二,作新闻的,有历史纵深感,似乎大谬。然恰恰分水岭在此毕现,因为不幸得很,乡土之大国正值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中,因此也大幸哉。

    作新闻的,本来“处江湖之远”,却常常有“居庙堂之上”的悖论。其腾挪之空间,大可玩味,即便毫厘之差竟可千里之远。需常常玩味,否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吴琰,原《工人日报》法制社会周刊主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