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九省市农民工求职地图”策划实战过程/小结

(2007-12-05 14:10:40)
 

   策划是前半截动脑后半截拼体力

   (1)这组策划,不属于有争议性的、也不属于新闻性极强的、更不属于具有前沿性的报道题材,因此这组策划对编辑思想的挑战性并不大。这是一个手艺活儿。
    农民工求职是一个年年可做的老题材,它一直在那儿摆着,似乎很安静地“停滞”了很长时间,因而这组策划更像是在炒冷饭。冷饭新炒
的难度在于,将看上去“没有什么新闻含量”的内容做出新闻来。我们相信,任何老问题在时间这个轴上,都有最新发生的事实。记者的任务就是把它挖掘出来。这就像到鱼缸里去抓鱼,而不是到一条流动的河里网鱼。   
    这一点,我们在“主打新闻”中做出了努力。从记者发回来的9组报道来看,各地今年对技能型农民工的需求程度与农民工自发提升素质的
渴望程度前所未有,今年农民工求职普遍对加薪提出了要求,各地区对农民工求职服务和措施比往年增强,农民工就业问题开始在今年纳入一些地方的统筹范围……对这些带有趋势性的新闻,展示了今年用工与求职的新变化。抓住这些新闻,各记者站的确做到了。
  
  (2)连续报道的策划,可以分为动态策划和静态策划两种。动态策划最考验编辑对新闻的应变、驾御水准,因为你难以预测下一步将要发生
什么。“求职地图”也是连续报道,但严格地说,应归于静态策划。
   静态策划成功的规律是思路必须清楚,事先做好有操作性的预案。否则一定失败。
   与动态策划不同的是,静态策划的特征是前半截动脑子后半截拼体力。对入行已久的编辑来说,“策划”在实战中的运行方式,与新闻教科
书上的表述差距很大。张弘的札记已经说明了问题。她在后半截的工作是按照开始研发出来的“菜谱儿”进行“复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守在印刷机前一按键就完事,而是像超负荷劳动的农民工一样,完全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概念。
    9组稿子,除了浙江站李刚殷的外,其余8组都让记者返工了。反复补充、不理想再打电话,一篇稿子往往会经过多次改写和结构调整,如
果打开稿子的原始记录,会发现有的稿子已经面目全非了。这些活儿十分熬人。
    规模较大的静态策划,甚至需要将一个部门的所有编辑都押上去。值夜班的殷兴龙和程莉莉不再是按照稿目划版就完事,而是修改白班的
稿件,补充记者在夜间新加进去的内容。在这十来天里,值夜班的两个人基本是在晚上七点多就到办公室了,为了使版面语言精致,他们每天都提前筹划版面。

 

   (3)这9组报道在探索新闻的服务性方面迈出了一小步。但不知道后面能否继续坚持下去。由于缺乏制度支持,一个部门是没有能力发展这种服务模式的。至于它能够触发、带来什么其它方面的效益,作为编辑业务部门,我们无力顾及。
    据部分记者站反馈,一些当地劳动部门拿着本报的复印件发给求职的农民工。这里面有什么商机吗?
    编辑满足于“点击率”,因为编委会给星稿会参考这些情况。这组报道推出后,挂在了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首页。该网站全文转载,每天
上挂时,后面都打上“待续”两字。同时还在新华网的“新华职场”栏目、新浪网的“国内新闻”上转载。报道连续9天全部推出之后的一周内,据编辑统计:转载9组报道或其中一组的网站或报章有50家左右。

 

(4)这组报道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在此要鸣谢上海媒体。是他们给了我们灵感。这一点是应该说明的。


 
                                                                                  工人日报经济部编辑


                                                              (2006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