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磅专题]四方对话之单一互动营销阶段

(2007-05-24 15:59:39)
分类: 第一互动第11期
    主持人:在国内,十年网络营销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单一的互动营销阶段,第二阶段是整合互动营销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从1997年第一支网络广告出现开始的。这个阶段网络营销有哪些典型性的表现特征?网络经营活动有什么样的变化?


    苏 同:
    从网络广告的角度来看,第一阶段有几个典型的表现:第一,媒体可选择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我们看到,在第一阶段里除了排名比较靠前的几个门户可以投放广告外,其它可选择广告投放的网站很少;第二,广告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这一阶段,条幅类广告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第三,大家争相购买干扰性比较高的广告。比如说弹出类广告形式,无论先弹也好,后弹也好,还是移动鼠标广告跟着移动也好,都曾一度是广告主认可的广告形式;第四,广告效果评估的重点放在了曝光率、页面流量上。
    互联网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更多的广告主对新媒体及其受众群体还没有理性的判断,也没有成熟的分析方法,于是大家把网络广告效果的评估重点都放在了曝光率和网站流量上,这样就出现了广告主投放广告只选择比如新浪的首页,或者是新浪新闻频道首页,或者用户注意力最终停留的页面。网站甚至还出现了某个广告位置被买断一年,特殊的频道和特殊位置,还出现了广告竞价现象。这样,网站的主通道页面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广告,但在其它许多用户接触性强的页面却很难看到广告。这种广告集中呈现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网页阅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感受。
    到了2002年、2003年的时候,新浪首页有着非常多的广告,干扰度较强,互动性很弱。此阶段网络广告只是从平面媒体到网络媒体的一个介质变化,而在沟通方法、策略方法上都没有真正被提升。大家只看重页面流量和广告点击数,原因在于第一个发展阶段,互联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被作为一种工具出现。是什么样的工具呢?新闻阅读、收发邮件、软件下载,这三点成为当时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基于广告主对互联网的这种判断和分析,加上没有太多的理论或者方法引导他们去安排网络广告投放,从而造成以上局面。

 

    葛景栋:
    我补充一点:第一阶段,网络广告创意形式比较单一。很多广告主直接把平面媒体的广告创意作为一个网络弹窗广告创意。而且创意更新也不像今天这么科学,更新周期很长。
    这一个阶段广告主对广告效果追求有一定的片面性,即仅仅依赖曝光率和点击数评估广告效果。如果把这一阶段定义成单一互动营销阶段的话,广告主就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了点击上,而没有从网民需求角度进行更深度的广告投放分析。但这是一个必然要走过的阶段。
    而从媒体角度来看,那个阶段的广告销售要比现在轻松得多,真的是在“卖”广告。我们要做的只是把一份新浪的报价单拿到客户那儿。我们当时主要瞄准的是那些有品牌推广需求的,比如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其它传统媒体上做广告比较多的客户。客户对网络媒体的要求基本上是一个首屏的位置,一个流量最高的位置,或者要求广告尺寸要大。当然并非这种观点完全错误,在当时那种条件下,整体广告主数量还不是很多,是允许存在这样的现象的。
    我们华南地区有一个客户,用全年买断的形式买下新浪一个广告位,这个广告位在新浪60%的页面上都会出现,当时确实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效果就是反复加深用户对客户产品、品牌的印象。所以当时我们纯粹就是卖广告位,这是那个阶段的特征。

 

    辛 江:
    我也完全赞同这一阶段广告主所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流量和点击数的看法。至于用户点击广告的动机是什么,点击数代表了用户哪些更深层次的行为,由于当时缺乏一些有效的数据和评测手段,所以我们对消费者的认知与分析很少。

 

    毛一丁:
    我一直在IT圈,接触互联网比较早。当时,互联网的出现对我来说只是IT圈里又多了一个新生事物,很正常就接受它了。我以前做营销基本上是基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基于当时的IT专业性媒体,1998年前后才开始向大众媒体倾斜,最后才向网络媒体上移植。因为在1997年、1998年互联网刚刚兴起的那个阶段,我们一直把网络当成一个信息承载和信息发布媒体而不是很好的广告媒体。我们只是把互联网作为继传统媒体后的二次传播渠道。所以当时我们不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而是通过传统媒体去影响互联网。后来,我们跟互联网公司共同策划一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合作的形式来进行传播,然而真正的广告投放几乎没有。但是从另外一点来看,IT企业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还是比较激进的,特别是一些外企。国内IT企业有资金和营销策略的限制,投放上比外企要保守。

 

    苏 同:
    在第一阶段,IT企业是相对容易进入互联网传播领域的。现在看起来这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造成大家认为互联网只适合于高新企业,及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的认识误区。比如说快速消费品、金融行业等传统广告投放较多的行业被误导,至今在网络广告投放上表现不尽人意。比如说像现在网络广告投放比较多的汽车行业,在第一阶段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和关注程度却相对比较弱。

 

    辛 江:
    第一阶段,网民对IT产品的接受程度更高一些,如电脑、MP3等产品,互联网用户最容易接受。因为大家认同了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传递产品信息、品牌信息的平台,所以IT厂商、IT品牌对互联网的应用程度相对会高一些。

 

    马旗戟:
    第一阶段网络营销发展表现为单一性,可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在这一阶段,几乎所有人对于网络技术、网络广告技术能够达到什么状况,心里都没有把握。这是一个新产业或者一个新行业所必然面临的情况。
    第二,最开始的时候互联网不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出现的,更多的时候它是被当作一个工具。这种认识是网络广告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意识到互联网作为媒体可以带给网民在感知上的欲望扩展,在感知上欲望的满足,以及满足之后的影响。
    第三,效果评估上的局限性。因为互联网当时是作为营销工具来使用的,那么对于效果的评估往往是点击数为主,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第四,互联网本身是脱离不了IT技术的。当时IT企业率先进入网络营销应用也是理所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广告就是给那些喜欢IT、懂得IT的人看的,售卖的也是IT产品。
    不过到了2002年、2003年,互联网作为媒体的爆发,网络媒体受众变迁,这对于传统行业营销思路的拓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应该说网络营销开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