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探案记,31,市长拜会书记
(2022-03-09 17:47:44)
标签:
长篇连载小说原创统一思想分工负责 |
分类: 传奇故事 |
市长要见书记,勿需繁琐的手续,所以宋航到市委后通行无阻。当他来到廖理明的办公室门前时,门不敲自开,廖理明听出宋航的脚步声,主动来开门迎接宋航。
“老廖,有一个急事来同你商量。”宋航说,“今天三河日报的文章你看了吧。我刚看完那篇文章,孟仁就来找我,原来文章中暴露牛奶出问题的是他们。我一着急,没有同你沟通就给报社和质检局打了电话,实在对不起,在此向你道歉。”
“老宋,你我还说这些干啥?”廖理明说,“我也是看到那文章后着急,没有同你沟通就给质检局打电话。我的意思是要立即着手查出汪德和的死因。如果是他杀,一定要尽快查出凶手。此外,牛奶出问题既然已捅到社会上,质检局和工商局就要尽快处理这事,不要在民众中引起恐慌。我二人的意见应该不约而同吧?!”
“老廖,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大体差不多,但各自侧重不同。”宋航说,“我更关注的是孟仁集团的前途,它可是我们三河市民营企业的旗帜啊,孟仁集团不能倒下!所以我向报社牛总编去电话,要他想法把这牛奶风波平息下去。”
“老宋,这个风波可不是报社能平息下去的。你来前我在网络浏览了一下,发现民众意见很大,强力要求公布牛奶有毒的企业名。市质检局和工商局的压力太大,能捂得住吗?民生问题大于天啊!”
“这点我当然知道。所以我特地来给你汇报一个情况。”宋航特别强调‘汇报’二字,表明对书记的尊重,“我来前孟仁来找过我,他说汪德和出事那天与他见过面,给他说了他们牛奶有问题的事,要他们找出原因,作出整改计划。这两天他已把问题弄清楚了,作了处理。他说,不就是那么几个批次吗,虽然超标,每公斤牛奶才含几毫克多一点的有害成分,不会对人造成危害的。再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就行了,没有必要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要我们帮他把这事平息下去。”
“如何平息下去?发出的报纸能收回来吗?”廖理明说,“你那么相信孟仁,就不怕他与汪德和的死有关?你刚才说汪德和死那天和孟仁见过面,他就成了第一个嫌疑对象啦!”
“老廖,我的确相信孟仁。你想,他知道汪德和同他见面后不久就死了,他还敢向我说出他们见面的事,不就证明他心中没有鬼吗?汪德和死一事,尽管立案侦查好了。”宋航知道廖理明最关心的是死人的案子,便顺着其意说,“如果查出汪德和的死是他指使人干的,或者是他亲手干的,到时一起给他算总账就是。现在汪德和不是死了吗?报社的文章不是没有点名,也没有通过工商局和质检局吗?这就有文章可作。”
事情比预想的好得多,廖理明见宋航上门主动道歉,作了自我批评,让他心中的不快顿觉释然。两位市里的主要领导平时关系不错,于是都解开了心中的疙瘩,商量起如何处理质检局出的这两宗大事。话一说穿,问题就迎刃而解:廖理明关心的是汪德和离奇死亡一事,宋航关心的是牛奶含有毒成分一事。于是‘中庸之道’的先贤名言起了作用。他们商量后一致同意:立即将汪德和之死立案侦查;质检报告暂不公布,让报社想个恰当的方法把牛奶质量风波按下去。
“老廖,我已建议孟仁明天搞个与媒体的见面会,让电视台、报社记者参观他们的奶制品厂,用事实说明他们的奶制品没有问题。这样报社就好把这个事情圆满了结。”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廖理明说,“不过这样一做,其它奶制品企业又咋办?”
“其它企业如果清白,也可以照着办呀!”
“那不是在愚弄老百姓吗?老百姓好懵,那当事的记者可不好懵啊!”
“老廖,为了我们市的发展,做一点对发展有利的事,不能说是懵人。”宋航笑嘻嘻地说。因为他知道,这一点是他们分歧所在,如果语言稍有不慎,两人就会顶起来。
“老宋,我是担心这样做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到时候更不好收场。”廖理明说,“我觉得还不如把这事公开,让孟仁公开向公众道歉,再请媒体见面参观,让媒体和公众放心。”
“能这样做当然好,但我们企业的形象就毁了,也许孟仁集团也完了。”宋航说,“老百姓对牛奶的信心失却,不再买本地奶,那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
“其实,这个事件不像‘三聚氰胺’事件,不是企业故意加入有害物质,公众应该理解。”廖理明说,“我们还可以请食品专家来向公众说明,不大量食用超标牛奶,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这个主意好。”宋航不等廖理明说完就接话道,“我们可以让三河大学的专家接受一个电视采访,让他解答民众关心的有关问题,让人们放心喝奶。”
“好吧,就这样定。”廖理明无奈地说,“但要将质检局那边搁平,得有个得力的领导,可惜没有了得力的汪德和,单靠那个孙书记可能不行。”
“老廖,如今没有离了哪个就办不好的事,质检局不是离了汪德和就弄不好。汪德和死了,就该尽快任命新局长。”
“这个事老孙已跟我提出过了。原来汪德和准备提拔局长助理杨思思为副局长的,这个人业务熟悉,能力强,但办公室主任皮军也想这个位置,因此两人之间常有矛盾。老孙觉得不好办,才拖着一直没有任命副职。”
“现在不能再拖了,一个院长助理怎麽能处理目前这样混乱的局面呢?!我建议把他们两人都提拔起来,让杨思思做‘代理局长’,让那个办公室主任做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或许两人的矛盾就消除了。二人联手处理目前局里的事,质检局的混乱状况不就好解决了吗?!”
“你的鬼点子是比我多!”廖理明笑着说,“你通知人事局办就是了。”
“那孟仁集团的事就按我们商量地办?”
“好吧,我负责让公安局立案侦破汪德和的死因,你负责把孟仁牛奶的事按平。但要注意分寸,不要过火,尤其是妥善处理好报社的记者,如果把他们逼急了,事情反而会更糟。如今的记者可不是好惹的,他们上可通天,下可入地。”
“通天好理解,如今好多贪污腐败案子都是记者捅出来的。但‘入地’的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书记有啥高见?”
“哈哈!”廖理明笑起来,“这两字不是媒体上流传的,是我编的,所以你没有听说过。我指的是记者钻入基层暗访,挖出许多重大新闻,比如地沟油、毒果冻等。”
“高,的确是高!”宋航翘起大拇指说,“书记善于总结经验,在下自愧不如,佩服!”
宋航满意地离开了书记办公室,离别前他对廖理明说:“我们二人按计划分工行事,你联系公安局,叫他们立案侦查;我给市质检局孙书记打电话,叫他们把内部的事情处理好。”
“好吧。”廖理明说,“有啥问题我们及时联系,再见!”
暂不说廖理明通知公安局长,下令立案侦破汪德和死亡之谜的事,我们的视线先关注宋市长。他一出市委钻进他的小轿车,就叫司机尽快赶回市政府。宋航一回到他的办公室,立即关上门给市质监局打电话,当电话接通后,他对孙明浩说道:
“是质检局孙书记吗,我是宋航。”
“是的,我是孙明浩。宋市长有啥指示,我听着呢。”
“我刚才与市委廖书记碰了个头,对汪局长不幸去世一事取得共识。汪德和同志是个好同志,不能死得不明不白,你们要立即向公安局报案,这事由廖书记具体抓,这是第一个问题。”
“好,我记下了,宋市长。第二个呢?”
“第二个问题是有关你们局的事。汪德和去世了,质检局的工作不能停下,要立即任命质检局的新班子。廖书记对你们的情况很清楚,你也向他反映过。我们研究决定,任命杨思思同志为市质监局代理局长,皮军同志为质检局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任命文件很快就会下来。”
“很好!”孙明浩说,“我正愁这个事呢。市领导考虑得很周到,我完全拥护,坚决执行!”
“另外,关于那个质检报告,由于牵涉面太广,也涉及到市里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就不要向外部透露了。这点你要向局的新领导交代,让他们执行就好了。”
“好的,我们一定遵照执行!”孙明浩从内心感到庆幸,因为刘老师把那个报告交给了自己。否则,这个事情就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