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断法兰西70,研究孙与成都老太婆

(2021-06-26 11:59:47)
标签:

长篇连载

带双胞胎难

搞笑顺口溜

研究孙考

情感

分类: 传奇故事

儿子媳妇都上班了,家里就成了王诚和李石英的天下。两个半岁多的孙子孙女,醒来靠他们洗、换尿不湿,喂奶,然后抱进双座婴儿推车,两口子轮换推着,到公园闲逛。两个小家伙特别机灵,一旦推他们出门,就高兴得在车里手舞足蹈,有时还发出嘎嘎叫声,这是两个老人家最高兴,也是最悠闲的时期。

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小家伙快一岁了,要教他们走路,教他们说话,让两个老人伤透脑筋。教两个婴儿走路,往往累得他们腰酸腿疼。有时想休息一下,把两个小家伙放进小推车里,你刚刚坐下,两个小家伙就要翻出来。婴儿车、摇篮都管不住他们,这时老两口才感到力不从心。

“老了,这筋骨硬化,不管用了!”李石英感叹道。

“你不是盼望着当研究孙这一天吗?遭不住了?!”王诚笑道。

“大哥不说二哥,你我都差不多!”李石英也笑道,“老王,你说这研究孙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怎么把这样辛苦的差事,幽默地称为‘研究孙’?”

 “是从益州大学传出来的。”王诚说,“我听朋友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益州大学一大批教师退休。这些教师退休后无事可干,就专心带孙子。送孙子上学,接孙子放学回家,在益州大学附小、附中门口,每天都聚集一大批老教师们,难免在一起冲壳子(交谈的意思,笔者注),里面各种人才都有。以前都是带研究生的学者,如今只有围着孙子转,有个文学院的孙教授,第一个把带孙子戏称‘研究孙’。也有人说是化学学院的一个教授首先说的,究竟是哪个老先生的发明,已无法考证,也没必要考证了。但研究孙这词在益州大学很流行,无论老教职工,还是中青年教职工,都知道它的意义。”

“也只有这些大学教师才想得出来!”李石英道,“这词很形象,老教授们的确把带孙子与带研究生一样对待了。不过,这些年关于成都老太婆的顺口溜很多,把成都老太婆说成十分悠闲的样子。最初还有一个段子说:‘成都老嬢儿(即老太婆的意思,笔者注)’真是怪,头发染得像老外,家孙外孙都不带……。’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的李老师,你要搞懂,那个顺口溜是方言搞笑,并非实情!”王诚说,“你知道‘成都老太婆’这个四川方言顺口溜吧!出来后流传很广,而且每年都在更新,还越整越长。那里面的成都老太婆才是真正的逍遥快活,悠闲得很。你这个老太婆有那么悠闲吗?”

 “你说这个顺口溜啊,我觉得还是最初那个版本好。我至今我还记得。”李石英说罢笑着朗诵起来,王诚也跟上:

成都老太婆,爱耍农家乐;上午去爬山,下午打五角;  

赢了不开腔,输了紧到说; 上车还在扯,下车又在约。

 明天咋个耍?还去农家乐;管啥孙娃子,你没搞醒豁!

吃饭A A制,饭钱各给各。你吃鸡咯咯,我啃兔脑壳;

你去k歌厅,我吼坝坝歌; 跳点广场舞,逍遥又快活;

(四川方言注解:

    1,打五角,指打卫生麻将,五角一张;

   2,扯,指吵嘴,争论;

   3,醒豁:清楚的意思;

   4,鸡咯咯,儿语,指鸡肉。)

  两口子把这方言顺口溜朗诵完,都爽朗地笑起来。

“王老头儿,哪个成都老太婆有这么逍遥快活?我为啥一点没有感受到呢!”李石英说。

 “的确有些老太婆那么逍遥快活,但不是你我,也不是全部成都老太婆”王诚说,“我们这一代人都只生一个,一般儿女结婚生子,都是女方父母去带,男方老人落得清闲,才会出现那么逍遥自在的老太婆。我们两口子命苦,媳妇的妈老汉儿(指父亲,笔者注)不来带,只有我们来神起(负责、承担的意思,笔者注)啰!”

“带孙儿恼火,带双胞胎孙儿更恼火!”李石英说,“好久才熬到头啊!”

“等他们上学就轻松了。”王诚说,“至少到他们上幼儿园,也就是三年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