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长篇连载孙子孙女出生坐月子情感 |
分类: 传奇故事 |
却说王凯向父母转达曼丽有关旅游的意见,并许诺以后开车带他们出去旅游,看到父母开心满意的样子,觉查到最后那几句话是父母乐意听的,可能是老婆不愿意听的。他去给徐曼丽回话时,关于以后旅游的事,没提一个字,只说父母已经很满足,在盼望着孙子孙女的降临呢。徐曼丽很高兴丈夫听她的话,把她的意思及时转达给公公婆婆。这事适可而止,不能再说,否则会让丈夫起疑心。于是她转移话题,对王凯说:“爸爸,来听听儿子女儿在做啥吧,两姐弟在我肚子里玩得很开心呢!”
王凯急忙过来解开徐曼丽的衣服,亮出肚子,然后侧耳贴上去听,只听得里面有节奏的声音,夹杂着一些闷响,也就是说两个小家伙在他们母亲的肚子里,除有规律的心跳声外,还有脚蹬的声响。王凯高兴地喊道:“听到了,两个小家伙在用脚踢你呢!”
小两口的脸上都露出幸福的微笑。
此后家里照常风平浪静,直到一天下午王凯送徐曼丽去医院生产,两位老人在家等候消息,隔十来分钟,他们就给儿子打电话,问媳妇生没有。直到当晚十二点,王凯才来电话说媳妇顺产,先后生下孙子和孙女,母子一切都好,老两口才高高兴兴地去梳洗,然后上床睡觉。
有了孙子孙女后,这一家完全变了样,四个大人整天围着两个小家伙转,忙得不亦乐乎。徐曼丽有半年的产假,王凯休假两周后就得上班,把家里的一大两小交给了父母。
李石英按照四川人的习惯,要徐曼丽坐月子,什么事都不做,不摸冷水,不吃凉食,得吃醪糟蛋,喝鸡汤,吃鸡肉,一方面给产妇补身体,另一方面让产妇有足够的奶水,别让孙儿孙女饿着。这些习惯,在中国南方大同小异,也得到徐曼丽母亲的认同。因为她母亲特别打电话来说:“中国人就要按中国的习俗办,不能搞西方人那种不坐月子,还要产妇下厨做饭的不科学习惯!”
既然对坐月子没有异议,李石英就和丈夫王诚分工,王诚负责炖鸡、煮蛋、煮饭、炒菜,她负责换尿不湿,给婴儿洗澡等。两个人分工合作,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心情愉快,快乐和谐。
矛盾不是没有,但都是一些小问题 ,都以老两口的妥协圆满解决。
关于小孩哭的问题,老两口按自己的经验,只要不是饿到、生病,就不要管,但徐曼丽通过王凯告诉父母,孩子哭要抱起来,在客厅里走动,一边走一边哐。此外,孩子哭会骚扰邻居,搞不好邻居会报警。说到会报警,两个老人家吓到了,马上按照他们的要求办事。夫妻二人一人抱一个,一边走一边抖,小家伙就安静下来,慢慢睡着了。久而久之,两个小家伙养成习惯,不想在摇篮里躺就哭,一哭就得抱,弄得老两口一天下来累得骨架子都散了一样。
另一个问题是,媳妇不愿吃鸡肉、喝鸡汤,说吃烦了,一闻到那气味就想吐;本来奶水就不够两个婴儿吃,咋个能停鸡肉鸡汤?后来还是儿子出面劝说父母,没奶水没关系,干脆让两个小家伙断了母乳,让吃奶粉。还说什么入乡随俗,法国女人生小孩,一不坐月子,二不喝鸡汤、吃鸡肉。这里有的是婴儿奶粉,也不贵。老两口只得听从,以后就多了冲奶粉,给孙子孙女喂奶的任务。
……
总之,带好两个小家伙是一家人的共同目标,在这个前提下,一切问题都好解决,王凯就在妻子和父母之间起到调和作用。按照老婆的意见,要么遵循中国传统习俗,要么入乡随俗,按法国人的习惯办事,总能说服父母按照老婆的旨意办事。至于王诚和李石英,他们知道自己养孩子的经验过时了,需不断学习新东西,并不怪罪儿子、媳妇“过场多”(四川方言,即花样多的意思);另一方面,他们当这研究孙很乐意,很开心,尤其是当儿媳徐曼丽产假满上班去后,他两推着婴儿车上街、逛公园,感到特别得意。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他们来法国后最开心的日子。
研究孙,是成都的退休大学教师对带孙子的戏称。退休了,不带研究生,而是带孙子——研究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