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方言中的叠音词趣谈

(2020-10-18 11:39:54)
标签:

四川方言趣谈

叠音词

趣事

文化

分类: 民俗

    四川方言中的叠音词趣谈

叠音词在各地方言中都有,但各有特色。有趣的是,四川方言中许多叠音词,大多有儿化音,而且与生活,特别是美食有关,如:

食材:葱葱(儿)、虾虾(儿)、心心(儿)、米米(儿),壳壳儿、豆豆(儿)、面面(儿)、粉粉(儿)

食品:糕糕儿、饼饼儿、果果儿、莽莽(饭的儿语)、嘎嘎儿(肉的儿语)、拷拷儿(粥);

餐具:杯杯(儿)、盖盖(儿)、盅盅(儿)、盘盘(儿)、铲铲(儿)、锅锅(儿)

量词:坨坨儿、片片儿、丝丝儿、点点(发音低)儿、钵钵(儿)、串串(儿)等。

工具:棒棒(儿)、杆杆(儿)、筢筢(儿)、签签(儿)、刀刀(儿)、钩钩儿;

其它:转转儿(会)、转转儿(酒)、锅锅筵儿,纸飞飞儿、雨飞飞儿....。

成都有名的美食麻辣烫,也叫“串串儿香”,本地人一般就简称串串(儿)。串串香是一种竹签串上各种切得小块小块的菜,放进滚烫的火锅中涮着吃的美食。如果是地道的成都人,当吃完串串买单的时候,会喊上一句地道的成都话:“老板,数签签!”

姑姑筵儿”是四川方言,是以前孩童的一种游戏,现在也只能在老成都人嘴里才能听到,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意思。但以前成都有一家著名的高档餐厅叫“姑姑筵”。抗战时期,姑姑筵开到了重庆。相传蒋介石曾在“姑姑筵”包了4桌,吃后倍加赞赏,又令餐厅次日再准备4桌。没想到餐厅当即拒绝说:“姑姑筵的订席规矩是3日前提出,厨师要休息,恕难办理。”对此蒋介石也无可奈何。

转转儿会”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一群人轮流做东请客的聚会形式。几个朋友约定好一个固定时间,轮流做东打平伙;

另一种意思是所谓起会。以前经济不宽裕,一伙人商定起会,如每月一家出十元起会,十人参加,每月就是100元,参加起会的轮流每月给一家,可解决一家不时之需。

至于转转儿酒,是以前宴席的习俗:喝酒用碗,一桌人轮流转圈喝。轮到你喝一口,然后传给临坐的。要等其它七个人喝完,你轮到你喝第二口。

纸飞飞儿,指小纸片、纸条。飞飞儿,小的意思,类似的如雨飞飞儿,指很小的雨。如:“是不是下雨了?”“是的,有点雨飞飞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