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蜀乡艺人曾瞎子

(2020-02-18 13:21:14)
标签:

散文

民俗

四川曲艺

王家碥山明水秀,风水极佳,自我有记忆以来,我们王家碥就没有出过瞎子、哑巴等残疾人。想不到的是,一个外乡的瞎子,却成了我们王家碥最受欢迎的明星。这个瞎子姓曾,是双发大娘的弟弟,世忠哥的舅舅。

双发大娘名字虽好,却一直没有发,家里就三个人,公爹、儿子世忠和她。她守寡多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的丈夫,她也一直没有再嫁,这一家成为解放初期最贫穷的贫农之一。双发大娘的瞎子弟弟每年都要到她家住一段时间,人们都叫他瞎子,不知道他的名字。瞎子是个算命先生,来到姐姐家后,就由他的“亲公”,即他姐姐的公爹带着,去附近的场镇算命挣钱。但是据我所知,我们村子里没有任何人找过曾瞎子算命,但他却成为那时我们村子里最受欢迎的人,尤其是孩子们,每年都在盼望瞎子来,还常找世忠哥打听:“世忠哥,你的瞎子舅舅好久来啊?”

为啥曾瞎子这么受孩子们欢迎呢?显然不是因为他会算命,而是因为他是个文艺天才!

每当曾瞎子来到世忠哥家后,每天晚上他们家都挤满人,以青少年居多,都是来听曾瞎子表演唱的。世忠哥家有一间比较宽大的房子,既是厨房,又是饭厅、客厅,晚饭后人们都聚集在那里。世忠哥和他的母亲双发大娘从来不因此厌烦,反而很高兴。可能因为这家人丁不旺的原因,喜欢热闹。那时农村没有电视机、收音机,也没有广播,人们缺乏文艺娱乐生活,曾瞎子一来,那么多人跑来听他演唱,他们家从来没有收过费。村子里有人说,可能是好人有好报吧,后来世忠哥结婚后,居然接连生了六个儿女,他也当上生产队长,这家才真正兴旺起来。

曾瞎子表演些啥节目,让他在王家碥如此受欢迎?大人喜欢听他自拉自唱的川剧选段,也喜欢他的说唱故事,孩子们却最喜欢他模仿人和动物声音演出的短剧:

夜深人静,不时传来一个老年男人的咳嗽声。随即一个苍老的声音叹息道:“哎,又想屙尿了!”接着是起床,“杀”(指只穿一半,如穿拖鞋一样)鞋,“杀”鞋走路声,然后是尿冲进尿桶的声音,由响转弱,最后听不见了,老人叹息念道:

人老力气衰,屙尿打湿鞋。         (鞋,发音如“孩”)

心想屙远点,越屙越拢来!

(这方言诗我自今记忆犹新,曾把它收集在我的博文中,受到博友点赞。)

由声音可知老人回到床上睡觉,翻来覆去睡不着,接着是“鬼冬哥儿”(猫头鹰)的叫声,令人不寒而栗。

  后来是第一次鸡叫,接着是各种鸟叫的声音。然后是女人起床做早饭,做好后女人叫丈夫起床吃饭,又是一段顺口溜: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哪个要去赶早场,快起来吃面汤!

曾瞎子表演这个节目的次数最多,最受孩子们欢迎。这节目长短不一,有时还加上夜晚婴儿哭叫,及喂奶的声音,有时候还延续到白天的一些乡村活动,如杀猪等,都唯妙唯俏。我们几个孩子曾去请他教我们学鸟叫,他曾教我们模仿猫头鹰叫,即用嘴对着手臂,发声吹出弹跳似的声音。过后我们自己试,果然有点像。

后来读书才知道,曾瞎子表演的是情景口技,是颇具四川特色的曲艺——相书,一种集口技、说唱段子的曲艺形式。由于小时候对曾瞎子的表演印象太深,后来就特别关注四川相书,曾写过一篇博文《川派喜剧艺术的祖师爷曾炳坤》。曾瞎子表演的相书与曾炳坤如出一辙,他们都姓曾,有时甚至怀疑他们是否有亲属关系,或者曾瞎子的本事是曾炳坤传授的。

曾瞎子的乐器只有一把胡琴,很像一把京胡。他唱川剧就靠它伴奏,说唱时也靠它伴奏。我那时很小,不懂川剧;除了喜欢相书外,还有他的说唱。曾瞎子有很多说唱段子,听大人们说,最动听的是《寡妇上坟》、《卖砂罐》。我一直没有听到过他唱《寡妇上坟》,据说他唱这段时,去听的人都会哭出声来。后来很少唱,还说是他姐姐不准他唱,因为他姐姐就是寡妇,听了受不住,只有当他姐姐不在时才能唱。我听过曾瞎子的《卖砂罐》,讲述的是一个挑砂罐卖的小贩,受到财主欺侮,一挑砂罐被打烂的故事。故事最后是以财主不得已赔了一点钱结束。曾瞎子一边拉琴,一边唱,有时还有几句道白,这说唱也让人听得落泪。唱词比较长,基本上全忘记了,只记得最后有两句:

打烂了茶壶数嘴嘴,打烂了砂罐数圈圈,赔了一点辛苦钱,回去一家人过一个闹热年!

听到此,无不落下辛酸的眼泪。

四川民间有所谓“请佛”的演唱,我也是从曾瞎子那里听到的。我想,这“请佛”应该是拜佛时唱的歌吧。因为有关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故事,说那民歌是佛歌演变而来。曾瞎子也唱过不少佛歌,有一段至今我还记得,因为当时我认为他那歌的内容与佛毫无关系,描述的是很像解放初宣传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社会主义。这段佛歌或请佛是这样的:

佛呀啊佛,阿弥陀呀佛哟喂。

高高山上(嘛)一座(嘛)楼,楼上点灯(嘛)不用(嘛)油。

煮饭(嘛)不用烧柴火禾(嘛),不用梯子嘛能够上下(哟)楼。

佛呀啊佛,阿弥呀陀呀佛哟喂,阿弥呀陀呀佛哟喂。

曾瞎子的请佛算不算佛歌我不知道,也没有研究过,但曾瞎子的确会唱不少民歌,特别是所谓放牛娃儿唱的山歌。我记得他唱的有一首山歌曾引起人们哄笑,长大后想起,才觉得那内容有点黄。曲调是典型的四川山歌调,歌词是这样的:

太阳落坡嘛天快黑哟,过路的大姐归儿勒来歇哟。

没得枕头嘛我去借哟,没得嘛铺盖我都要的哟。

(归儿勒,资阳方言,这里之意,笔者注。)

 后来我知道,曾瞎子这些演出有的属于四川曲艺中的 “四川相书”,自拉自唱则与“四川扬琴”接近,最近看四川扬琴表演,其中伴奏的乐器就有京胡。但曾瞎子却只有一把胡琴伴奏,很难说是哪种曲艺。但他的口技的确已达到很高的境界,可以说模仿得唯妙唯俏,他在相书上的造诣可比肩专业演员,他如果在成都,到茶馆里卖唱一定会赚钱。很可惜他在农村,没有人愿意出钱来听他演唱,他只有靠自拉自唱扯场子,以此招揽顾客算命。后来我上学后知道瞎子阿炳的故事,可惜曾瞎子没有阿炳那样好的运气,如果当年有人来给他录音,也许会成为又一个阿炳。

     58年后算命被禁止,曾瞎子就再也没有来过王家碥,据说他死于困难年代,死因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

 

         2019年5月初稿,2020年2月修改于法国里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